剛入夜沒多久,長安城便不太平,各處響起的廝殺聲,預示著這是個不眠之夜,何時結束?不知道。
城東青門,血戰在繼續,周軍用二命換一命的代價衝破隋軍攔截,和城內同袍匯合,青門廢墟的陡坡上一片狼藉,騎兵策馬踏著屍體,衝上碎磚爛瓦組成的陡坡,然後殺向前方的隋兵。
青門南北兩側城門的守軍,已經趕到青門附近,而城外周軍騎兵也向著青門衝來,圍繞城門的爭奪,關係著雙方的勝敗。
喊聲震天之際,又一股騎兵沿著大街向青門衝來,那是隋軍的騎兵,在河間王楊弘的帶領下趕來支援守軍。
他今夜率領騎兵巡城,支援各處禁軍並壓制有可能出現的叛亂,而各門守軍也是他支援的物件。
叛亂果然爆發了,但禁軍也及時應對,意圖造反的舒國公劉昉被擊殺,而其同夥梁士彥也被多股禁軍圍住,想來蹦躂不了多久,但楊弘知道最關鍵的是守住城門。
外寇進不來,內患就折騰不久,而他無論如何都要堵住剛被攻破的青門。
大街寬闊,那是相對常人而言,為數眾多的騎兵對沖根本施展不開,只能是人撞人、馬撞馬,兩軍交鋒之際人仰馬翻,沒當場摔死或被馬槊捅死的爬起來繼續廝殺。
廝殺聲中,又有幾股禁軍衝來,就在楊弘剛鬆了口氣時,半路殺出許多人將這些禁軍攔住。
“梁士彥!”
楊弘看見領著甲士攔截禁軍的一個老者,竟然是本該被圍殺的郕國公梁士彥,心中暗道不妙。
有人向天子出首,說郕國公梁士彥、舒國公劉昉密謀叛亂接應城外周軍,所以禁軍先發制人去攻打這兩人的府邸,結果梁士彥竟然挺過來了,那麼就意味著...
其他反叛的人已經彙集起來,先前分散城中各處的禁軍壓不住了!
他命人射出鳴鏑,向皇宮傳達警訊,如今現場的禁軍和守軍還能撐住,但未必能撐太久,要想堵住青門,需要更多的援軍。
傾聽著鳴鏑的呼嘯聲,看著前方已經破口的青門,梁士彥的心終於放了一半,只要城外的周軍能順利入城,那麼成事的把握,至少超過六成。
再不濟,他也可以帶著兒子撤出去,逃往藍田去山南避難,不會被楊堅來個甕中捉鱉。
回顧四周,此時雙方勢均力敵,周軍大部應該還在城外,青門廢墟破口有些難行,主力入城需要時間,所以接下來就是看那邊撐不住了。
“還差一口氣!把禁軍打退!”
身後又跑來一群人,梁士彥只當是增援的禁軍,可對方大多沒有穿鎧甲,看來是哪家的家僕或部曲趕來助陣,正要組織人迎戰,卻聽得內裡一人大喊:
“郕國公!鄭某來助陣了!”
。。。。。。
夜如何其?夜未央,長夜漫漫無窮盡。
西漢都城長安,有“未央”、“長樂”兩座皇宮,將近七百年風雨過去,漢時的長安城,如今依舊聳立在渭水南岸,而昔日的未央宮地址上,依舊是皇宮。
歷經戰亂,皇宮已不叫未央宮,周國代西魏,復古周禮,依周禮所言,王有五門,是為皋門、雉門、庫門、應門、路門。
故而周國的皇宮設有五門,是為露(路)門,應門,崇陽門,肅章門、玄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