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郡曠野,秋操的黃州軍駐地,熱熱鬧鬧的大聚餐正在進行,秋操今日結束,明天將士們便拔營北歸,回到各州郡的駐地。
營地各處的大鐵鍋旁,士兵們排隊打飯,個個都是翹首以盼,雀躍之情溢於言表,因為這餐每人能多一根臘腸。
臘腸是和大鍋飯一起煮的,自從有了大冶監,鐵鍋開始在軍中推廣,用鐵鍋煮飯燒水可比用甕省薪柴,飯也熟得快。
而臘腸飯則深受士兵歡迎,所謂臘腸,就是把豬肉放入用豬小腸製成的腸衣,經過壓縮、脫水及曬乾等步驟而成,和北地的做法相似。
黃州豬多,所以豬肉製品也多,臘腸易於儲存,所以充當軍糧再合適不過,由此衍生出的臘腸飯,是秋操期間頗受歡迎的飯食。
臘腸裡有肥豬肉,和飯一起煮之後豬油溢位,飯粒裹著臘腸的油脂和香氣,即便這只是一般的糙米飯,吃起來也比一般的糙米飯香,因為哪怕再少都有些油。
油是好東西,光吃飯沒有油就不耐餓,而每人的第一碗飯都能分到一小截臘腸,一口咬下去滿嘴豬油,那美妙的感覺實在是無法用語言描述。
每日每人還能有一個鹹蛋,也許是鹹雞蛋或是鹹鴨蛋,都無所謂了,因為鹹蛋含鹽,而人不吃鹽不行,鹹蛋不但下飯也算葷菜,再加上每餐都有的少許肉鬆、火腿肉片,伙食真是沒得說。
伙食水準上去了,士兵們吃得飽操練起來精神也足,大家都覺得宇文總管對他們真不錯,而將領們見著如此水準的伙食,不由得咋舌。
年輕的黃州總管宇文溫,領兵風格看起來中規中矩,無甚特別之處,甚至有些多疑,不過也有一些地方讓人覺得不錯,別的暫且不說,光是後勤就很有說道。
兩個字:奢侈。
居然給士兵供應那麼多肉,山南聞名的黃州火腿就不說了,還有肉鬆、鹹蛋、臘腸,不光耗肉,還耗鹽,都知道你有錢,要不要這麼奢侈啊!
這年頭當兵的待遇其實也不怎麼樣,伙食馬馬虎虎,就在幾年前伙食水平還沒提升時,無非是沙拌飯還是飯拌沙的問題,肉麼,基本上行軍作戰時是士兵在駐紮地附近打野物解決。
鹽的用量,反正有鹹味就行了,油的話,糊弄糊弄即可。
哪裡不是這般,除非是精兵或者將領的部曲,他們的伙食才會好,畢竟是要玩命的,一般士兵打仗時就是撐撐場面罷了。
然而此次秋操,大軍的伙食水準生生提高一大截,都知道黃州肉製品多,如今諸將才知道這“多”是多到什麼程度。
將近萬人,每日裡要吃掉多少鹹蛋、臘腸、肉鬆和火腿?這些錢誰出啊?
反正不是各部將領出,此次秋操,各部兵馬無論是州郡兵還是府兵亦或是募兵隊伍,按要求都是自帶糧草行軍,畢竟這也是考核科目,而多出來的臘腸、火腿之類肉製品,可是主帥宇文溫另外調撥的。
另外調撥,這費用是總管府出,還是邾國公自己掏腰包,沒多少人知道,不過根據邾國公曆來的風評,大家都在猜十有八九是其自己掏腰包。
一籃籃的鹹蛋、火腿、肉鬆、臘腸,上面不但寫著製作日期,還寫著相關店家的名稱,一來是為了方便追責,二來是為了打響名氣。
這位黃州總管為了推銷治下西陽城商家也是蠻拼命的哎!
許多兵都不識字,按說都看不懂這些竹藍上寫著什麼,不過各家制品間味道畢竟略有不同,吃多了自然是知道哪家的口味比較合適自己。
然後士兵們相互換,換總得有個說頭,所以得知道自己喜歡吃的臘腸、鹹蛋、或者肉鬆是哪家做的,一來二往就記住了。
再聯想到山南官軍在黃州大量採購肉製品,眾人不由得為邾國公的手段感到佩服:能把打仗做成一筆生意,也真是沒誰了。
雖然宇文行臺和宇文黃州是親戚(父子),官軍的訂單脫不了人情關係,但大家對這些鹹蛋、火腿、肉鬆、臘腸充作軍糧倒是很歡迎,畢竟已經吃過,確實是方便、好吃。
反正是官府掏錢,各部將領樂得做個好人,當然要是讓他們自己掏錢,舍不捨得那就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