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忙著掙錢,沒有誰那麼無聊浪費光陰,幾年下來許多買賣人都養成了守時的習慣,田宗源的造紙作坊也要求“守時”。
按時上工,晚了就要扣工錢,按時放工,提前走也要扣工錢!
一聯絡到錢,大家發現這時鐘真是好玩意,精確到“分鐘”,扣起錢來真是方便得很,家中買了時鐘,作坊裡也添了時鐘,每日裡時不時看一下現在是“幾點鐘”。
相互間宴請也開始講究“準時赴約”,該去的酒席可不能遲到了,如今田宗源就是趕著赴宴,衡州、南定州那邊的大戶派人過來,和他幾個黃州本地人商討合作事宜。
造紙需要大量的竹子,這兩個州也有大量的竹林,所以許多人要談供貨;有的心更大,要在其本地開造紙作坊,然後出售給黃州書肆。
這兩個州都有個特點:水運方便,一如黃州的巴水,南定州有赤亭水,向南流經衡州,從在黃州以西入長江,貨船入了江可以順江而下到西陽巴口。
亦或是在入江口附近的三臺河口入河,順著三臺河走水路入西陽北的大湖,直接抵達西陽城北碼頭卸貨,反正都很方便,唯一要做的就是和西陽的本地商家合作,一起發財。
無所謂同行是冤家,對方既然能大量提供竹料,田宗源求之不得,而說到開造紙作坊,可不是想賺錢就賺錢的,因為要壓低成本,就得有那種藥劑來給竹料“殺青”。
那玩意可只有那位手中才有,當然如果對方誠意足,田宗源也可以在那位手下的王掌櫃面前幫忙說說話,或是幫忙往王掌櫃那裡引薦引薦,這些都有的談,所以商機無限。
談事情當然是要邊吃邊談,所以田宗源今日去的是老地方五味齋。
數年下來,西陽城變化很大,人多了許多,而酒肆也多了許多,如今的西陽城裡,五味齋已經不是一枝獨大,甚至真要排個座次,頭名還排不上。
但五味齋的地位卻無人可以撼動,且不說這是那一位的產業,光是那層出不窮的特色菜,也吸引了足夠多的饕鬄們。
這些特色菜,烹飪之法大部分都不保密,可別家就是做不出那獨特的風味,當然也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藉此開個小酒肆賺錢的。
另一個別家學不到的是葡萄酒,邾國公的莊園裡種著許多葡萄,然後自己釀酒,釀出的葡萄酒風味不錯廣受好評,奈何獨獨五味齋才有。
一想起那杯中佳釀,田宗源不由得口舌生津,只是一想到那觥籌交錯的場景,不由得唉聲嘆氣:他的兒子不夠用,只能自己四處奔波。
大郎幫著管養鴨場,二郎跟著少宗主田益龍投了軍,如今混得也不錯,三郎忙著城裡的店面走不開,所以應酬什麼的只能他這個當爹的親自出馬。
那麼多賺錢的商機擺在面前,伸手就能拿到錢,結果自己人手卻不夠了,這要有多痛苦啊!
乘車來到五味齋,抬頭看了看掛在顯眼處的掛鐘,時間剛好還差五分鐘,田宗源熟門熟路的來到雅間,門一開卻見裡面幾乎座無虛席。
“喲,是田東家來了!”
“來來來,我來向大家介紹,這位田東家,是黃州田氏田宗主的親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