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十章 團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團伙 (1 / 2)

宇文溫所問,章華自然有答案,最直接的答案就是成本,求學社和西陽城其他書肆一樣,有足夠廉價的紙張,光是這一項就比其他地方強。

陳國京師建康,普通白紙一百張大約是八十文錢,這還是商鋪繁多相互競價的京城,別處只有更貴,而在西陽,質量相比還要好些的紙,一百張的價格是六十文。

這還是平均價格,章華知道宇文溫也有造紙作坊,最低價格是一百張紙五十三文,這還是最普通的紙。

西陽城那麼多書肆,每日出版的書籍不計其數,累積下來的價格優勢很明顯,建康的書商來到西陽進貨再回去販賣,其售價比當地雕版印刷的同種書籍還要便宜。

更別說黃州書肆的書都是“線裝本”,比之前的一卷卷書要好存放,一本書裡紙張雙面都印有內容,同樣內容的黃州書所需紙張將近少了一半。

價格明顯便宜些,紙張質量又不差,用線裝訂的書也比較牢靠,還有封皮防止磨損,簡而言之就是很實惠。

書又分簡裝本,精裝本,家境窘迫的人可以買簡裝本,家境富裕的可以買精裝本,無論哪種都很好賣,別的書肆不說,章華知道求學社的書剛做好一批就被一掃而空。

紙價便宜,是因為造紙的成本低,黃州造紙作坊用的原料是竹,做出來的紙叫做竹紙,章華對竹紙不陌生,陳國江州一帶就有竹紙作坊。

但成本不算低,砍下來的竹子要在水中泡上超過百日是為“殺青”,殺青完畢之後才開始下一步處理,而黃州造紙作坊的工藝卻很節約時間:用藥物處理竹子,不需要泡那麼久。

用水力驅動的木槌打爛竹料,晝夜不停運轉故而能省去許多人力,加上其他工藝的改良,用更低的成本造出質量更好的紙來。

“紙是其一,還有其他因素,例如這雕版所用木板,就很有講究。”

宇文溫補充著,章華只知道紙價,而作為“幕後大東家”,他可是知道全部的內幕,比如這木板,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木材有講究,既要方便雕刻又要保證硬度,不能太容易損壞,木板的表面要平滑,當然若是數量少倒沒關係,可關鍵是如何保證批次生產時的質量。

宇文溫的作坊製作木板,動用了水力驅動的木工車床,雖然和後世的同類相比十分簡陋,但在這個時代就是利器:省時省力保證質量。

大別山就在黃州總管府地界,所以不缺木材,而水力木工車床則不停地製作價廉物美的木板,供西陽城裡各書肆使用,這也是成本之一。

還有裝訂書籍的線,這東西看起來不值錢,可些許價格差一旦量大起來同樣是成本,而水力驅動的紡線機制作的線,那真是價格便宜量又足,質量也不差,價格比同類手工紡出的線便宜四成。

機械動力(水力)對人力,這就是優勢。

不光如此,還有集體優勢,黃州的“出版業”是宇文溫一手推動的,各家書肆分工協作,各自都有主打書籍,然後互通有無低價供應,這樣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雕版印刷術,宇文溫拿出來和其他幾個東家共享,形成價格同盟,本著薄利多銷的宗旨搶佔市場,即便是別處有了雕版印刷,書籍的價格沒有競爭力。

用到處都是的竹子來造紙,日益興旺的“出版業”帶動了造紙業的興旺,各家造紙作坊很快收回成本,也同樣採用薄利多銷的策略,同樣降低了出版書籍的成本。

“這不是一家書肆能夠做到的,建康雖然書肆眾多但群龍無首,沒人有這種魄力和能力,組織大家降低成本和黃州的書肆競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