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一百六十九章 隱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九章 隱患 (2 / 2)

四十五日的服役期裡,吃不飽穿不暖,軍餉是沒有的,可役期到了之後,卻別想回去,因為“戰事緊”,什麼匪患、民變需要用兵,反正藉口隨便都能找到。

實際上是被大小將領們驅使到各自府裡做活,連工錢都沒有。

服役的丁男,是家中的頂樑柱,長期不在家,地沒人種,家眷被欺負沒人管,一家老小的生活來源沒有保障。

如果服役期間遇見戰事,立了功被人冒領,陣亡了按說有撫卹,可家人別想拿到一文錢,更讓人髮指的是,那些將領會把這些陣亡之人歸為“逃亡”!

甚至連那些不幸病死的人都被套上“逃亡”的罪名。

逃亡,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此人家裡還得派男丁來頂替,繼續服兵役,作為免費勞力供將領們驅使。

父親“逃亡”了,大郎頂上,大郎“逃亡”了,二郎頂上,可一個家能有多少男丁這麼折騰?男人沒了,老弱婦孺哪裡活的下去?

所謂的區區四十五日兵役,成了套在百姓脖子上的吊索,多少人為此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所以寧願選擇舉家逃亡,也不肯服兵役。

一戶逃亡,三戶連坐,沒人是傻瓜,去服那“四十五日兵役”,三戶逃了,一保連坐,一保逃了,全村連坐,那麼全村人都舉家逃亡。

逃到哪裡去?逃到世家大戶豪族那裡作佃農!

有了大戶羽翼,這些逃亡的百姓不入戶籍,也就是成為了隱戶,耕種大戶的田地,雖然繳納的田租也不少,但至少不用服兵役、力役,可比當向朝廷交租的百姓好多了!

戶主逃亡,其名下的田地拋荒,隨即被大小豪強侵佔,一番運作後變成“祖傳”田產,如此一來這些地也不用向朝廷交租。

兵役,逼得軍戶和百姓大規模逃亡,人變成隱戶,地變成豪強家產,這樣就導致朝廷能徵收的糧食、布帛越來越少。

若是太平時節,朝廷的收支勉強撐得下去,寅吃卯糧總能緩過氣,可是如今對淮南大規模用兵,問題隨之而來,而且後果更加嚴重。

“要用兵,就得徵發百姓服兵役、力役,戰場廝殺要兵,守城要兵,輸送糧草要青壯,運送物資也要青壯,更別說修葺城防,四處佈哨。”

宇文溫緩緩說著,章華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大規模用兵,正好可以名正言順徵發百姓,而陳軍打過江北之後,好容易奪回的國土,肯定要固守。

周軍肯定會反撲,所以戰事可以預計會曠日持久,那些被徵發來的百姓,短期內想要回家就是痴心妄想。

然後春天到了。

壯勞動力被徵發外出,生死且不論,家中老弱婦孺如何開展春耕?這年頭家裡能有頭牛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都是靠男人拉犁,女人扶犁。

沒了拉犁的男人,也不太可能有錢僱人,憑著力氣微弱的老弱婦孺,一天下來能犁多少畝地?

誤了農時,直接導致秋天歉收,到時後繳納不了租調,官府會善罷甘休麼?更別說“淮南戰事緊”,加派“淮餉”在所難免,可歉收的農戶哪裡交得出來?

不想家破人亡,就只有舉家逃亡!

官府需要徵發百姓,逃亡的越多,要徵發的也越多,然後就是惡性迴圈。

“不錯,官軍在淮南連戰連捷,與周軍長期對峙在所難免,淮南戰亂收成銳減,只有靠江南錢糧支撐,需要更多百姓服兵役、力役,如此一來,百姓逃亡的情況會愈發嚴重!”

章華說到這裡憂慮重重:“如今還不明顯,一旦在淮南長期對峙下去,再過幾年,朝廷就會元氣大傷,到時再想辦法就已經晚了!”

“章市令,這些話說與餘某聽,是為了上達天聽吧?”

“正是!餘郎君文采出眾,頗受官家青睞,若能將實情稟告,想來官家會...”

“章市令,某有一問。”宇文溫打斷對方的講話,“朝廷的隱患,怕是不止這一處吧?”(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