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餵豬用的飼料倒是很方便因為《齊民要術》裡也記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耬水藻等令近岸,豬則食之,皆肥”。巴州到處都是湖泊萍藻怎麼都撈不完所以宇文溫對於巴州養豬事業的蓬勃發展是很有信心的。
何況這就是歷史潮流!
北宋時,大詩人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任協團練副使,他不但在城西江邊的赤鼻磯留下了名傳千古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還親自創制出了‘東坡肉’這一美味。
一切都源自當時黃州十分低廉的豬肉,蘇軾的時代黃州養豬業興旺所以他做了一首《豬肉頌》其中便有“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的詩句。
北宋時的黃州也就是今日的巴州,一向都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宇文溫這次要順應天意在巴州大力開展養豬業,即便是因為廣收種豬、豬仔並在州內鼓勵百姓養豬被人稱為“豬太歲”都不以為意。
“餵豬所需的萍藻你們同巴河城那邊要就行,管夠。”宇文溫對養豬場管事交代道,巴河城東北面那個大湖如今是重要的漁場,定居巴河城的水軍士兵及家屬每日去捕魚的同時還會撈萍藻回來算是一舉兩得。
“還有。豬糞都要仔細蒐集了不要浪費,不要見它髒就隨便處理了。”
養豬場的糞便收集起來發酵後拿去肥田可是好東西,如今西陽城裡無論是什麼東西拉的糞便都被糞車收集起來集中處理後用來施肥,宇文溫的這個養豬場自然不能例外。
一上來就是三千頭豬的規模有些冒險,要是一發豬瘟真的會血本無歸所以宇文溫對養豬場從上到下的要求十分嚴格,無論是誰進出養豬場都要更換衣服以免把豬瘟從外邊帶進來。
其次就是防寄生蟲,現在養豬已經有人知道用草藥驅蟲雖然效果存疑且藥方五花八門但宇文溫還是鼓勵豬倌們用藥,一種不行再換一種直到生效為止。
養豬寄生蟲分體內、體外兩種,體外寄生蟲危害較大的疥蟎,此外還有蚊、蠅,這些外部寄生蟲在夏秋季尤其多所以養豬場裡不允許積水免得蚊蠅繁殖孳生,對於仔豬的檢查也頻繁進行免得疫病發生。
對於內部寄生蟲那基本是以防為主,若是發現狀態異常的仔豬立刻隔離或處理免得波及其它,這隻能靠豬倌的經驗沒什麼特效藥醫治。
尤其是對豬肉絛蟲的預防,不光是養豬場就連市面上販賣的豬肉一旦發現‘米豬肉’立刻銷燬有誰敢販賣一律嚴懲,預防寄生蟲還得靠豬倌們的‘職業道德’所以宇文溫給他們的待遇不錯。
豬倌們的工錢不低還包吃住,到了成豬出欄每頭豬都有提成所以豬倌們的積極性也很高,這年頭養豬不是太難許多百姓家中都自己養著幾頭豬隻是宇文使君提出的全程圈養有些新奇但也不是很出格。
出格一些的是宇文使君對那豬圈土牆上出現的白色黴狀物很感興趣讓人專門刮下來收集,這種白色黴狀物只要是用豬圈養豬的人都見過但沒人知道宇文使君要這種東西來做什麼。
還有另外一點就是對於糞池的修建很講究用的是什麼水泥鋪了幾層據說是怕糞便深入地下汙染水井,他們養了這麼多年豬是第一次見有人如此在意豬糞會‘汙染’水源。
宇文溫在養豬場裡走了一圈非常滿意,這一欄欄的豬仔除種豬外的肉豬全部都閹了,一來是有助於增加出肉率二來也能改善肉質去除所謂的腥臊味,雖然到出欄得一年多以後但時不時來個烤乳豬什麼的也是不錯的選擇。
他正要擺姿勢繼續‘指導’養豬工作卻被宇文十五在耳邊竊竊私語:“郎主,時辰快到了...”
“嗯,今日就到這裡。”宇文溫看了看天色隨即說道,“用心些,莫要發豬瘟了!”
言罷便帶著隨從匆匆離去,豬倌們看著他那急匆匆的背影有些摸不著頭腦:平日裡時常笑而不語淡定得不能再淡定的宇文使君這是怎麼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