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八十八章 靜夜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八章 靜夜思 (2 / 2)

當然那是以後的事情,宇文溫盤算著自己賬面上有兵萬餘,扣掉守家的州郡兵,還未成軍的四千府兵、兩千虎林軍新兵,剩下的就是三千虎林軍老兵。

憑著三千老兵,即便不出擊也能守住巴州地界,而今年對面武昌連帶著郢州地界的莊稼是完了,收成有等於無,糧食又得靠外地輸送,到了明年再來一次,陳軍的後勤愈發困難。

郢州對陳國很重要,從三峽起一路向東,長江以南為陳國國土,若是郢州丟了那麼國土就會被攔腰一斬,最方便的長江水路斷絕,陸路連線仍在但都是群山峻嶺居多,短時間調兵遣將就難很多。

所以陳國無論如何要守住郢州,就像明末時明軍無論如何也要守住遼西,護住國門。

然而滿清依舊不斷的入寇,甚至深入到山東地界擄掠人口、財物,然後大搖大擺的裹挾回關外,接連不斷的吸血壯大自己,明朝愈發的虛弱,但又不能放棄遼土,只能拼命撐著。

宇文溫對滿清沒好感,但不耽誤他學這種戰略,巴州種田收效要數年後才明顯,所以宇文溫要不停的襲擾對面的郢州,搶人搶糧,換句話說就是吸陳國的血。

陳國但凡還有一口氣,就得調集人力物力支援郢州,駐軍不能少,但多了又得供應大量糧草,這對後勤是沉重負擔,但又不可能棄守郢州。

除非攻破江北周軍,但陳國的水軍實力大損,主力要守著建康,抽不出大部隊立刻西進,實力要恢復也得幾年,更何況他們未必能攻破刺蝟般的伍州戍、燕磯,所以只能咬牙耗著。

宇文溫作為優勢一方用一州之力和對方耗,陳國國力就這麼慢慢消耗下去,宇文溫甚至滿懷惡意的想著,陳國會不會徵收“郢餉”,然後逼得百姓造反。

他盤算著當前局勢,到了明年,府兵和虎林軍的新兵練成,九千兵力再加上友軍直接過江折騰,要是陳軍再受重創,應該就有心無力。

折騰幾次下來,那郢州就變成熟透的果實,可以摘下了。

九千兵,聽著很多,但和那些世家豪強的私兵比起來就未必,他前幾日和人飲酒作樂時,聽說河南一位刺史上任時自帶的部曲就達到萬人。

當然那是有大家族做強力後盾,在這個部曲私兵可以代代繼承的時代也見多不怪,不過宇文溫對於自己的兵很有信心,部曲私兵打徵召兵不要太輕鬆,而他的兵可不是魚腩。

宇文溫不管誰家的部曲私兵多厲害,他的兵練三日休一日,頓頓有肉有鹽,軍餉足待遇好,賞罰分明有田分,完全有信心和這些軍隊一較高下。

唯一不足的是,虎林軍裡資歷高的人太少,此次成立的軍府,要設兩名開府儀同大將軍,但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史萬歲,儀同大將軍的兩名人選則勉強湊了兩個人。

史萬歲之前就已經位至大將軍,加上這兩年軍功不少,宇文溫極力推薦還算能服眾,但是梁定興、陳七斤兩個就很勉強,算是他靠著‘刷臉’才推上去的。

開府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的品秩都是九命,這已是次頂級的高官了,宇文溫好歹要考慮到‘影響’,所以往軍府裡塞人的動作也只能適可而止。

開府將軍史萬歲,下轄兩名儀同將軍是梁定興、陳七斤,還有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等,兵力兩千人,都是虎林軍一系的人馬,佔了軍府的一半兵力,算是宇文溫的嫡系。

另一位開府將軍,及其下轄的兩名儀同將軍,連帶著大都督以下軍將,都是大行臺這邊安排,畢竟他的父親是山南的實際主事人,也有部下要提拔。

這樣一來府兵就和虎林軍有些區別,畢竟虎林軍是宇文溫自己的軍隊,他可以禁止將領自帶部曲,但府兵就不行,因為這個時代的軍隊,將領有部曲很正常。

有部曲的將領在緊要關頭極有可能丟下士兵逃命,但將領們也能帶著部曲率先衝陣浴血奮戰,部曲私兵有利有弊,宇文溫不喜歡這種現象,認為是一支健康軍隊的腫瘤,無論良性、惡性都不是好事。

但他改變不了什麼,只能在自己的虎林軍這一畝三分地自行其是,隨著所轄兵力的增多,有部曲的將領還會越來越多,甚至部曲人數超過尋常士兵數的也不是沒可能。

這個時代的府兵,許多將領都是原先的鄉兵頭目或者豪強,是自帶鄉兵、部曲入序列的,即便朝廷給了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的官職,但這些將領還是部下的第一主人。

依舊保留著部曲私兵的性質,直白點說,“部下的部下,不是我的部下,上級的上級,不是我的上級”,這種軍隊指揮起來有些麻煩,也有隱患。

鄉兵頭目、豪強被編入府兵,一般授予大都督、帥都督職銜,那麼他的上級儀同將軍等,實際上只能指揮到大都督這一級,絕無可能越級指揮基層士兵。

因為帥都督、都督們只是職務上算儀同將軍的下級,實際上這些原部曲私兵只聽大都督或帥都督的,也就是隻聽他們郎主的命令,這種指揮不暢的感覺,宇文溫極度不爽。

甚至到了關鍵時候,大都督、帥都督可以指揮自己的部下來個‘下克上’,畢竟對於帥都督、都督們來說,郎主才是他們的主心骨。

郎主說殺誰那就殺誰,即便是儀同將軍、開府將軍也不例外,正常軍隊裡的等級震懾完全沒用,這種情形讓宇文溫想到唐末五代的情形。

節度使廢立皇帝,牙將廢立節度使,牙兵廢立牙將,然後兵痞們無法無天,打仗不聽指揮,軍紀視如兒戲,形勢大好就一擁而上,形勢不對不許立刻開溜,引發崩盤。

待遇差一些就鬧,不許魚肉百姓讓他們發財就鬧,不許屠城就鬧,新立節度使就得發賞,不發就兵變,上陣前要發賞,不發就譁變。

軍人的名聲,就被五代的兵痞這麼敗壞了,加上科舉的推行,從軍再不是良家子的選擇,參加科舉中舉當官才是人生目標,投筆從戎再也沒有了。

軍隊裡部曲私兵盛行,這種情況不是如今的宇文溫能夠扭轉的,他只糾結了片刻便釋然,把思路收回來後,看著窗外夜色,不禁喃喃自語:

“不知今夜順利否。”(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