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七十三章 不可思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不可思議 (2 / 2)

“讓我猜猜,此物莫非是點銅所得?”

“郎君是如何知道的?”

“此物名為黃...想來是應該叫做鍮石吧?”

“原來郎君亦知其中精妙之處?”

劉楊頗為驚奇,而宇文溫沒有回答他的問題,看著這金燦燦的東西,宇文溫又想起了那一世的科普,這玩意常被不法分子拿來冒充黃金。

黃銅,是銅鋅合金,其外表金燦燦的,和黃金頗為相似,所以經常有人用黃銅首飾冒充黃金首飾,以“急用錢,低價出售”的藉口,去居民區騙大爺大媽們。

在這個時代,甚至是在明代以前,黃銅不叫黃銅,而是被稱為鍮石或者鍮銅,最初的冶煉方法,是將紅銅與含鋅的礦石還有木炭混在一起,合煉之後便得黃銅。

這種冶煉方法,在西域的羅馬、波斯、天竺等國較早出現,而中原有關鍮石出現的記錄,要到南北朝時期,婦女在乞巧節時,便用金、銀、鍮石制的針做穿針的遊戲。

這個年代,鍮石(黃銅)常被人誤作黃金,但因為冶煉的水平限值,鍮石的產量並不高。

得益於那一世的科普,宇文溫對於黃銅能夠冒充黃金的事情記憶深刻,但他沒本事探知含鋅的礦石,所以“點銅成金”發家的想法一直不能實現。

不過如今這劉道長似乎有辦法,所以見著這幾粒黃銅,他的心思就活絡起來了:大批次冶煉,然後就...嘿嘿嘿。

“郎君?”劉楊在一旁問道,他見著宇文溫似乎在傻笑,有些擔心對方食言,要是沒了‘機緣’可就沒了機會。

宇文溫乾咳一聲,隨即想到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劉道長,這鍮石是如何煉出來的?莫非是用礦石和銅連著木炭一起合煉的麼?”

“郎君果然聽說過如何煉製鍮石。”劉楊點點頭,“只是貧道摸索多年,用的是另一種辦法。”

‘扯把你就,煉鋅術可是要到明代才成熟...魂淡,莫非你已經摸索出來了!太不可思議了!’宇文溫心中頗為驚訝,他遲疑片刻後開口問道:“莫非劉道長能提煉出一種東西,再和銅一起合煉就能煉出這鍮石?”

“正是,貧道所稱秘術,便是如何提煉此物。”

宇文溫看著這位道士,見其頗為自信的樣子,心思便活絡起來。

大批次冶煉黃銅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煉出金屬鋅,再將其與金屬銅一起煉出銅鋅合金,這工藝得到明代中後期才出現,那時才有了“黃銅”的稱呼。

以鋅礦石點化紅銅為黃銅的技藝,世界上許多地區很早就掌握了,但煉出金屬鋅的技術則相當晚才出現,因為鋅是最難冶煉的金屬之一。

按照化學老師當年的科普,透過殘留的記憶,宇文溫知道鋅在明代時又叫‘倭鉛’。

當然不是因為只有倭國才能冶煉,而是當時東南沿海正在鬧倭寇,而金屬鋅“似鉛而性猛”。“此物無銅收伏,入火即成煙飛去”,所以就給它取了這個怪名。

古法煉鋅是怎麼回事,宇文溫不知道,只記得老師說過,在古代,煉鋅術的發明是一項冶金學和化學上的輝煌成就。

然後就給你這牛鼻子老道發現提煉方法了?然後我就接收洪荒之力,當上...

宇文溫只覺得心臟砰砰跳起來,他覺得要是對方的方法果真有效,那他成為中原第一騙...第一富翁就不在話下,如山的黃銅,拿去當黃金忽悠人,這要有多爽啊!

也只是想想罷了,黃銅要想冒充黃金還是比較麻煩,首先是重量,黃銅看起來和黃金相似,但密度相差很大,同體積下重量差異明顯,例如金條和黃銅條的重量就很明顯了。

另一點就是“真金不怕火燒”,黃金首飾過火後依舊金燦燦,黃銅首飾過火後就變色現出原形。

所以在行家面前,黃銅沒辦法冒充黃金,不過宇文溫也想到了,就是把黃銅做成小顆粒,也就是類似劉楊手上的這幾粒,體積小那麼重量差異就很難察覺,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拿火燒驗成色。

或者做成小規格的黃金首飾,去騙那些山旮旯的地主老財!

宇文溫心中正在天人交戰,為黃銅假冒黃金這種缺德行為做思想鬥爭,一旁的劉楊見著對方又開始走神,不由得心中焦慮,他扯了扯宇文溫的衣袍,待其回過神後低聲說道:“郎君,貧道還有一個秘術。”

“還...還有?”宇文溫喜出望外,“是什麼?”(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