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煙之中火光大作,周、陳水軍的車船陣對撼初見分曉,陳軍車船被周軍投入江中的帶鉤繩索反制,許多車船的水輪被卡死,有的車船動彈不得浮在水面聽天由命,有的則是憑著完好的一個或兩個水輪拼命掙扎。
其實只是垂死掙扎,水輪卡死轉不動意味著失去動力,戰船之間靠得很近又不方便划槳,更主要的是陳軍現在為逆水逆風,船漂在江面上都會往東走,更何況周軍在西面(上游)奮力擠壓。
曾經以為做好了完全準備,可以見招拆招化解周軍攻勢,結果反倒卻被對方見招拆招,陳軍苦心打造並操練的車船陣,如今已是隻被拔了牙和爪的老虎。
眼見著對頂落敗,己方被周軍車船頂著向後退,崢嶸洲之戰那不堪回首的場景即將重現,陳軍將士咬著牙要衝上前來個肉搏戰。
雖然原先的火船仍冒出許多嗆人的濃煙,但是這些隨風東飄的煙沒太影響視線,他們強忍著眼睛不適要跳幫。
雙方車船擠在一起如同平地,水戰也變得如同陸戰一般,陳軍扭轉戰局的最後希望就是能血戰奪船,當然周軍也明白這點。
面對一群群嚎叫著要跳幫的陳兵,周軍用大弩一發數矢收割著對方的生命,陳軍這邊也有類似的大弩——萬鈞神弩,同樣也是一發數矢,但是上弦速度卻要慢得多。
“怎麼回事,他們都射了兩發,我們第二發的弦還沒有上好!”
“不知道啊,我們也在用力拉弦...”士兵們吃力的轉動絞盤,萬鈞神弩威力巨大,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上弦慢,就像力氣大的人必定吃得多一般,大家都不覺得萬鈞神弩上弦慢有什麼好奇怪的。
可對面周軍的大弩就不一樣了,威力不比萬鈞神弩小,可不知怎麼回事上弦速度就明顯快許多,這對於陳軍士兵們的震撼不小。
南朝水軍用萬鈞神弩的歷史悠久,早在東晉時就有了類似的東西,代代相傳下來這萬鈞神弩上弦慢就是共識,也沒人想過出現新的情況,譬如敵軍的萬鈞神弩或者大弩射速快該怎麼辦。
有人猜測莫非周軍用了精巧的上弦機關,然而還沒等他們再想太多,對面的周軍大弩射出了許多火球,那火球撞到戰船上紛紛崩裂濺出許多燃燒的液體。
“是麻油,快,快滅火!”將領們聲嘶力竭的喊叫著,他們也讓弓箭手向周軍戰船射出火箭,也有許多火箭順利的點燃對方戰船,可是卻被其安裝著的大唧筒射水滅掉了。
“把著火的溼稻草都扒掉,把...啊!”
話還沒說完,一名指揮滅火的將領被流矢射倒,其他人冒著到處亂串的冷箭奮力滅火,甲板上鋪著一層溼漉漉的稻草有些已經被引燃,將它們扒掉後便無大礙。
所謂的李代桃僵,也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防火手段,如果只是對付零星火箭或者飄來的火星倒是有效,可是在周軍如雨的火箭下就是捉襟見肘。
“滅火,趕快滅火!”各艘戰船上陳兵心急火燎的滅火,雙方火箭對射結果射到後面是他們這邊煙熏火燎。
其實陳軍射到對方船上的火箭也不少,但是周軍的大唧筒射出的水柱將火勢壓制住,這也是其在崢嶸洲時用過的手段,陳軍也想過模仿,可是做出來的大唧筒卻達不到這種效果。
因為吸滿水的大唧筒要推動推杆很吃力,慢慢推倒是可以但是射出的水根本就不遠,哪裡像周軍的大唧筒那樣能射出一條水柱。
試過多種機關,要麼是唧筒推杆受不了強勁外力折斷,要麼就是出水軟綿綿如同七旬老漢小解,所以陳軍如今沒辦法和周軍對放火箭耗下去。
忽然有許多火光從周軍車船後方竄起,如同流星火雨般掠過陳軍車船上空,士兵們抬頭看去卻是一個個燃燒著的火球,看樣子是周軍後方戰船投石機拋射出許多易燃之物,目的就是要引燃第二線的陳軍戰船。
試圖跳幫的將士傷亡慘重,對方只是守著自己的車船而不打算奪船,憋足了勁靠著水輪推進擠壓,眼見著己方船陣亂成一團又被擠壓著向後退,士兵們攻不過去,被點著的船也越來越多。
有陳軍戰船在船底鑿洞,讓船身入水大半傾斜卻不沉沒,希望以此來阻止周軍車船前進,然而這也只是稍微凝滯了片刻便被擠開。
更多的船燒了起來,嗆人的感覺漸漸模糊,滾滾熱浪從四周襲來,他們覺得自己如同置身熔爐之中,呼吸越來越困難,喉嚨似乎有火在燒。
舉目望去一片火光,許多同袍身上著火哀嚎著跳下水,看看對面完好的周軍車船,又看看自己那四處冒煙的戰船,許多人放棄了救火徑直跳入江中。
。。。。。。
“看來前線失利了,”陳叔堅黯然說道,前方一線的接敵處濃煙滾滾,許多己方戰船已經開始燃燒,更讓人不安的是他們已經向著後方‘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