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三十八章 紙上談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八章 紙上談兵 (1 / 2)

六月中旬,周、陳兩國在長江中游郢州的戰事剛結束不久北地烽煙再起,草原上沉寂了一年的突厥部落在沙缽略可汗的帶領下大舉南下進攻隋國。

沙缽略可汗的可敦為周國趙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千金公主於兩年前嫁給佗缽可汗為可敦如今按風俗又成為新任可汗的妻子,她的親弟弟宇文乾鏗如今在鄴城是周國的皇帝。

去年六月,突厥大軍也是大舉南下只是半路上佗缽可汗病故諸位突厥首領忙著爭奪可汗之位隨即撤軍,一番紛爭後佗缽可汗之侄阿史那攝圖被推舉為新任可汗——沙缽略可汗,這位可汗按照風俗娶前任可汗的可敦為妻成了周國的親戚所以今年要繼續為岳父‘報仇’。

同去年一樣,鄴城的周國朝廷也派出大軍進攻黃河以南各州,周國相州總管尉遲惇率軍再次渡過黃河進攻隋國的洛州總管府,亳州總管司馬消難領兵西進攻打隋國的豫州總管府以作尉遲惇策應。

作為周國東南道大行臺的宇文亮也派軍從安州北上以及荊州東進和尉遲惇、司馬消難夾擊隋國洛州、豫州總管府,青州總管尉遲勤連同徐州總管席毗羅進攻隋國的合州、吳州總管府,從黃河以南到江淮地帶,中原戰火再度爆發。

戰爭是武將建功立業的好時機然而這和‘事業正處於上升期’的巴州刺史宇文溫無關,如今他正在長江邊上的西陽城紙上談兵。

“司馬消難原來是逃到鄴城去了。”宇文溫看著輿圖說道,去年六月大戰開始時,在長安的小皇帝岳父司馬消難被攝政的楊堅以密謀造反為由搜捕而宗室宇文椿一家被以謀逆的罪名剷除,只是司馬消難當時失蹤而其女——小皇帝宇文闡的皇后司馬令姬也被廢為庶人。

司馬消難和楊堅的關係有些特殊因為他和楊堅之父楊忠是結拜兄弟,司馬消難原為北齊大臣且為神武皇帝高歡的女婿後為避禍逃到北周當時接應他的便是楊忠,在兩人結拜之後楊忠之子楊堅對司馬消難是以叔相待。

所以當初宇文溫還以為司馬消難是給楊堅抓了軟禁起來對外宣稱是失蹤可如今一看倒是這位逃跑功夫了得,歷史上司馬消難在安(鄖)州總管任上起兵反楊失敗逃至陳國。

“大家認為此次朝廷會成功麼?”

在座參加紙上談兵的都是虎林軍將領,他們看著輿圖竊竊私語各種意見都有,大部分的意見是認為隋國要完因為北有突厥大軍壓境東有朝廷大軍南北夾擊正所謂腹背受敵顧此失彼。

“依我看楊逆虎牢關以東的各州郡都要被朝廷拿下了!”

隋國國土出了虎牢關以後一次是豫州、合州、吳州總管府算是一條線向東南,若是此次朝廷大軍能攻佔豫州總管府那麼再往東的合州、吳州總管府就和關中隔絕孤立無援遲早要完。

“隋軍不會那麼蠢看著豫州丟掉所以派大軍出關是理所當然,大戰可得要過上幾個月才能分出勝負。”

“調集大軍?那北面的突厥怎麼辦,突厥可汗可是來勢洶洶!”

“呃,那隋軍堅守各處要道和他們耗唄,耗上幾個月對方也就退了。”

總而言之,對於周國來說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在場將領大多數都認為隋國此次要被打得大出血,虎牢關以東地盤全部玩完然後被突厥襲擾得元氣大傷,到了來年再戰搞不好朝廷大軍就能收復長安了。

“本官的意見。”宇文溫開始潑冷水,“突厥不足為患,至於虎牢關以東戰事則是謹慎樂觀。”

見得大家滿臉驚訝地樣子他開始解釋為何“突厥不足為患”首先是講故事:

武帝時,有大臣言‘突厥甲兵惡,爵賞輕,首領多而無法令,何謂難制馭。正由比者使人妄道其強盛,欲令國家厚其使者,身往重取其報。朝廷受其虛言,將士望風畏懾。但虜態詐健,而實易與耳。今以臣觀之,前後使人皆可斬也’。

“你們可知這話是誰說的?”

在場眾將哪裡知道這話是誰說的,除了楊濟、史萬歲之外個個都是搖頭,宇文溫隨後解開謎底:這話是如今隋帝楊堅之父楊忠所說,當年他奉周武帝之命率一萬人馬匯同突厥兵一起進攻齊國,回來後便向周武帝說了上面一番話。

“莫非突厥看起來兇猛其實也沒什麼本事?”有人問道,楊濟隨後解釋突厥不算是弱雞但是要把對方看成勢不可擋確實是過了。

“突厥,無非是人數多的馬匪罷了。”史萬歲忽然開口說道,他從軍多年對突厥算是有了解,四年前周武帝宇文邕準備北伐突厥時他也隨軍出征所以對突厥方面頗有興趣。

方才宇文溫所引用楊忠的話他深感贊同,突厥在他看來就是特大號的馬匪,各路當家(部落)推舉一個大當家(可汗)一起去打家劫舍(攻城略地),仗著馬多來去如風但絕不會啃硬骨頭。

打順風仗可以但是要打惡仗人心可就未必齊了,誰都想吃肉但啃硬骨頭會崩牙,若是自家部眾傷亡太多元氣大傷那麼就只有被別部吞併的下場所以南下打草谷要是遇見硬仗突厥內部的人心可就活絡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