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宇文溫不習慣用實物來衡量自己的‘年收入’是多少,所以尉遲熾繁按五百錢一石普通米的價格換算了一下是五百萬錢,一千錢為一貫那麼自家的年收入(俸祿)就是五千貫錢。
宇文溫更喜歡按照一兩銀子一貫的價格換算成銀兩為單位,不過這個時代白銀的流通量還不像千年後的明清時那麼大,出去買東西要學武俠小說裡用銀兩付賬那是不現實的。
西陽郡公的祿秩往常都是朝廷發放如今則由安州總管府承擔了,祿秩都是以糧食為主兼有部分絹布、絲綢,而西陽郡公府邸的主要銅錢來源目前就是出售琉璃飾品所得。
這年頭到是真有西域琉璃製品流入中原像什麼琉璃瓶、琉璃碗都是不算罕見,但宇文溫用玻璃製作的‘琉璃製品’成本低所以利潤也頗為可觀。
宇文溫的岳父安固郡公尉遲順一家三口來到安陸後,總管宇文亮作為親家自然要進行‘經濟援助’承擔了府上的基本開支,不過其他開支則被尉遲順的好女兒尉遲熾繁給攬了下來。
如此這般扣除了雙方的日常開支後每月平均盈餘將近百貫其中包括等價物例如絹布、絲綢等,糧食則綽綽有餘。
因為糧價波動較大所以府裡做事的僕人們都願意用實物做工資,
尉遲熾繁翻著賬本認真的一項項念出來那認真的樣子讓宇文溫看著看著不由得痴了,他彷彿看見一個戴著金絲邊眼鏡盤著髮髻身著職業套裝、一雙長腿裹著黑\絲腳蹬高跟鞋的女總裁正在他面前高談闊論。
“夫君?”尉遲熾繁發覺夫君愣愣的看著自己不由得面色一紅。
宇文溫見佳人羞澀便將其攬入懷中輕輕說道:“昨夜是為夫說錯了,三娘才是一家之主。”
他有幾個月時間不在家若是夫人軟弱無能這個家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聯想到昨晚見楊麗華又舉止得體落落大方,有這樣一個貌美如花又能操持家務的妻子宇文溫覺得自己所為之奮鬥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兩口偎依著氣氛漸漸曖昧尉遲熾繁猛然回過神紅著臉慌慌張張的逃了出去,宇文溫收拾心神叫來一幫骨幹聽取‘工作彙報’。
管家李三九、護衛頭領******、玻璃作坊劉彩雲、張乙滿、胡三子分別彙報各自負責方面的情況,總而言之一切正常。
一手建立起的小團隊表現出色宇文溫很滿意,特別是******私下拍胸膛保證夫人去廟裡燒香時沒有被和尚糾纏,也沒有和尚腆著臉上門為夫人祛災‘送子’什麼的,宇文溫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聽******說八月他被宇文智及構陷給楊堅捉起來的訊息傳到安陸時夫人繁面色慘白,隨即在母親王氏和劉彩雲的陪伴下到寺廟燒香許願為丈夫祈求平安。
******謹記郎主宇文溫吩咐全程帶護衛跟著沒發現有什麼隔壁姓王的和尚糾纏夫人。
更大的好訊息還在後頭,劉彩雲、張乙滿、胡三子已經把玻璃鏡做出來了!
用掉了無數材料耗費了許多心血後終於做出了三面成品,鏡面俱是巴掌大小用上好的材料裝裱,都好好封存等著郎主宇文溫回來處置。
“劉掌櫃估計這鏡子能賣多少錢?”
“不低於三千貫或等價物,這還是出貨價,轉手到了貴人家裡怕是要翻數倍。”劉彩雲想起第一次看到鏡中自己毫髮俱現的面容時那吃驚的模樣,張乙滿、胡三子也是十分激動。
他們竟然做出這世上最神奇的鏡子來!
宇文溫聞言也是興奮不已他覺得自己的年收入折算成幣值好像也就五千貫左右的樣子,這鏡子一面就能賣三千貫的話和開個金錢掛沒區別。
他沒有商路把鏡子直銷到大周都城長安或陳國都城建康這兩處消費能力爆表的大都市所以只能賣給中間商,但真覺得一面鏡子能賣這麼多錢是賺大發了。
興奮之餘宇文溫趕緊問做一面鏡子出來要多久,劉彩雲和張乙滿、胡三子商量片刻給出一個確定時間:按每一批三到五面來算,一批差不多要花三十日。
當然並不是說每月就只能做一批鏡子,考慮到保密因素作坊裡就他們三人負責製作玻璃鏡製作所以速度快不起來產量也沒辦法一下子提高。
他們上月下旬和本月初分三批做了幾面鏡子,這三面是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大約年後能成型。
平板玻璃的成品率有待提高,他們製作玻璃鏡的工藝最近才確定下來:在平板玻璃上放一張錫箔然後在之上倒水銀(汞),汞會溶解錫箔形成錫汞混合物——錫汞齊緊緊的粘在玻璃上成為一面玻璃鏡子。
要讓整塊玻璃均勻的貼上錫汞齊需要大半月時間,這也就是宇文溫所知道的錫汞齊法。
用錫製作浮法平板玻璃是張乙滿試出來由劉彩雲改進的,用錫汞齊法則是胡三子想出來的。
“很好,留下一面本公要送禮,其它兩面賣掉。”
劉彩雲聞言驚呆了,那鏡子讓她愛不釋手,可價值上千貫的東西她原以為郎主只會留一面送給夫人另兩面拿去出售,沒想到竟然一面都不留給夫人。
“這東西再做不就行了,新年就要到了總得置辦東西不是?”宇文溫摸摸光潔無須的下巴,“此次立下大功每人賞一百貫,以後每售一面均有提成。”
三人俱是喜出望外,他們日夜絞盡腦汁不停實驗做出的成果終於有了豐厚回報。
“不過這錫汞齊有微毒你們記得戴口罩,做出來的鏡子平日要存放於通風之處。”
劉彩雲試探著問宇文溫要將鏡子送給誰,在她看來郎主對夫人極好難以想象第一面鏡子會送給別人。
“自然是家父了,這往後的前程還得老總管關照不是?”宇文溫似乎是想著什麼事情雙目發光。
這個階段可是我事業的上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