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事已至此再不撤就晚了。”右衛將軍蕭摩訶趕上來在一旁勸道,其餘將領也是圍上來不住勸導。
江津戍遇襲糧草被燒已經沒法和敵軍對峙了,要攻城也沒有時間因為敵軍兵力比己方還要多些如果強行攻城只能是顧頭不顧腚,好在對方無意硬磕而己方有舟船之利若是不當機立斷馬上走人萬一待會對方改了主意那就悔之晚矣。
大軍北上圍攻江陵花了半月還是沒能拿下也就只能如此,消耗的糧草折損的人員沒了就沒了只要能把大軍帶回去至少能保住實力不會傷筋動骨。
陳叔陵又豈能不知這個道理可他不甘心,這次北伐他費了很大功夫才爭得主帥之位就想著攻克江陵立下大功可如今功虧一簣又哪裡能甘心。
在他看來士兵沒了可以再徵反正都不值錢,糧草沒了可以再運誰敢不運他就殺人,可機會沒了就不會再有了!
父親的健康每況愈下眼見著就沒多久好活,他還要靠此次攻下江陵的大功爭太子之位,他還要把持軍權待得回京之日發動兵變奪位,若是就這樣撤了他哪裡還有機會!
“不許撤,全都回去攻城啊!”陳叔陵不斷掙扎著卻被一眾人等架住江邊一艘船上送。
“大王奮力殺敵身負重傷需要好好醫治休息,閒雜人等不得打擾!”
“繼續登船,快!”
。。。。。。
江陵城北側,宇文明手持千里鏡正打量著南邊陳軍大營裡的動向,雖然有寨牆擋著可他依然能看見其後那密密麻麻的桅杆。
“可惜水軍實力不濟,若是能將陳軍戰船燒燬那他們就別想走!”他喃喃自語著,身邊將領聞言也是面露遺憾。
兵法有云:圍三闕一,南下增援江陵守軍的‘周軍’主帥宇文明決定放陳軍一條生路免得對方困獸鬥,此次作戰他的兵力也就比對方多一些若是打成混戰即使最終獲勝怕也是傷亡慘重。
江陵城南邊數里外為長江可岸邊卻無良港,船舶近岸停泊後可以上下人卻不方便裝卸大宗貨物,唯有東南二十里外的江津才是要津,如今大量船舶停在江陵南側岸邊想來就是用於裝人撤退。
對於宇文明來說,拿下江陵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己方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要陳軍想跑就讓對方跑,萬一心大想吃下陳軍結果逼得對方來個背水一戰最後弄個兩敗俱傷那麼江陵還能否‘拿下’就兩說了。
“昨夜那江津戍一把火怕是燒得陳軍夠嗆,可惜我國水軍先前慘敗若是能擊退陳國水軍扼守奉城那光是耗就能耗死陳軍。”梁國大將軍陳世武在一邊也是頗為惋惜。
一陣歡呼聲從江陵城北傳來眾將看去卻是北門已經開啟,原本等在城外的騎兵們策馬進入這座被圍攻了半月的梁國都城。
“陳將軍,請貴軍也一同入城維持秩序,畢竟梁國百姓對我軍不是很熟悉免得發生不必要的誤會。”宇文明收起千里鏡轉身對陳世武說道。
待得陳世武領著梁軍騎兵離去身邊再無樑國將領,宇文明吩咐將領們注意事項:“一會本官率主力入城,爾等駐紮北門以作策應。”
“若是梁軍有異動無須徵得本官意見諸位可自行決斷,一切以控制江陵為第一要務!”
“傳令下去,入城後嚴守軍紀不得擾民,有違反者定斬不饒!”
昨夜,宇文明在梁國大將軍陳世武的接應下除掉監管梁帝的江陵總管賀拔仲華及其黨羽,梁帝蕭巋在他承諾‘不改變現狀’的情況下決定同安州軍合作驅除奸相楊堅的勢力。
宇文明此次率軍南下的首要目的就是把梁國從被楊堅把持的周國朝廷手中搶過來,這個大周的屬國北可進攻襄州東可進攻安州必須牢牢控制在手中,加之梁國南臨長江又有幾處重要的港口所以對於安州總管宇文亮來說是志在必得。
他們南下的第一敵人是攻打江陵的陳軍,第二敵人是盤踞梁國多年的江陵總管府軍隊,而接應自己南下、以大將軍陳世武為首的梁國勢力則需要周旋至於其他梁軍將領則要提起十二分精神防範。
宇文明要對付的可不止陳軍一個敵人而己方兵力不足以吞下對方,江陵城之圍一解原先同意協助的梁軍是否會起別的心思那就很難說,有鑑於此他並未對陳軍窮追不捨而是讓對方有機會乘船南撤,只要自己手中大軍還在那麼其他人就別想翻起什麼風浪。
“使君,宇文統軍麾下的史幢主已帶到。”一名部將帶著個大漢近前,那人正是宇文溫麾下馬軍幢主史萬歲。
“史幢主好本事,方才在陣中和敵將鬥了數十回合最後還奪下馬槊當真是精彩。”宇文明看著面前這位猛將讚許不已,“那陳將無人可擋卻被史幢主擊退,可計一功。”
“承蒙使君謬讚,史某奉宇文統軍之命追殺敵將未得手安敢稱功。”
“史幢主,回去後通知你家統軍,一切依計劃行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