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亮、宇文明、宇文溫父子三人作為‘反叛’的大周宗室那必定是要殺掉的,不過若是能活捉的話肯定要押往長安‘明正刑罰’那麼鄭譯就打算在此期間把老客戶宇文溫‘榨乾’。
據他所知已經有人想‘預訂’宇文溫那傳言貌若天仙的夫人尉遲氏,不過鄭譯對女色不感興趣他就喜歡錢所以打算用三寸不爛之舌鼓動宇文溫‘獻財保命’。
至於交了錢財之後能不能保命那就天曉得了,當然要是錢給得多宇文溫想保住夫人爭取個出家的機會也不是不行。
所以呢,丞相楊堅剷除了安州叛軍,鄭譯自己立下功勞又撈了一筆,將領們立了軍功得了賞賜真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鄭譯盤算著待得此次平定戰亂後丞相怕是要取周而代之,所以趁著還有仗打趕緊立功到時瞅準機會‘勸進’屆時兒子的富貴也就有了保障。
。。。。。。
安州軍河西營寨,宇文溫在和手下開會順便也是戰前鼓氣。
方才安州軍大營派來信使傳達了總管宇文亮的決定:明日決戰。他對於河西營寨守軍的安排是釘在徵南軍東翼不動藉以牽制對方兵力。
原本駐紮營寨的守軍為一萬五千人如今剩下八千人左右,與恰好經過此處隨後助戰的西陽郡公宇文溫麾下兩千餘人共計一萬人由守軍主將、總管司馬鄭萬頃統領。
信使特地交代:決戰開始後除非戰局走勢明顯否則全軍不得妄動,尤其是西陽郡公宇文溫!
宇文溫在和鄭萬頃等一干高階將領聽命時對最後這句話哭笑不得,父親宇文亮就怕他立功心切亂來所以特地讓鄭萬頃好好‘看著’自己。
雖然被全軍主帥點名說要‘嚴加看管’但他可沒這麼老實所以散會後便召集一幫‘爪牙’來策劃次日要弄個‘大新聞’。
與會人員為幢主及以上級別不過長刀隊隊主楊濟也在列,會談的主要議題就是明日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大軍獲勝添油加柴。
新軍以步兵為主所以那什麼騎兵突陣然後在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就算了,長槍方陣人數也就千餘人沒那實力能步步推進壓迫十餘萬大軍的側翼。
他們所處的地方為雙方大軍東翼身後是河流騎兵衝不起來也不好迂迴進攻,所以面臨的敵兵應該大部分是步兵及少量騎兵。
經歷了今下午的戰鬥敵方怕是總結經驗教訓調來大批弓箭手對付自己,所以下次作戰時己方弓箭手必須在陣中隨行作為掩護。
“所以要列出空心方陣,讓弓箭手還有長刀隊在陣內待命。”宇文溫總結大家的想法後做出決定。
“還有騎兵。”騎兵幢幢主宇文十五生怕漏了自己,他和手下因為無法參戰在營寨裡數了一下午螞蟻此次大戰在即可不想在一邊發呆。
“還有輔兵,決戰時可能損傷嚴重需要及時補充人手。”許紹補充了一句,他覺得自己作為領兵官也要上陣殺敵,再說此次隨行的不光是輔兵還有‘特殊裝備’正好在大戰中一展身手。
“末將提議,將所有備用藤牌發放給方陣兵們尤其是最外圍士兵。”楊濟也發言說道,他認為敵軍不光呼叫弓箭手還可能有其他遠端攻擊手法。
特別是投擲短槍、斧頭等殺傷力也是頗為厲害,己方士兵雖然身著兩當鎧頭戴藤盔但列陣對敵不能隨意動彈,對方只要把短槍、斧頭甚至石塊什麼的往方陣裡扔就肯定會傷到人。
雖然己方有弓箭手配合但決戰之時敵軍人山人海圍上來未必能壓制的過來,士兵們手臂、面部、腿部俱無防護之物受到攻擊後很容易受傷。
戰場之上兩軍廝殺之時受傷很難立刻得到救治,一旦受到重創也只能忍著時間一久就會造成無謂的人員傷亡,所以強化前排士兵的防禦十分必要。
平日操練時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所以前排士兵右手拿槍左手持盾防禦遠端攻擊也不會太彆扭,等到對方步兵衝上來後扔掉藤牌再用雙手拿槍刺殺也無問題。
“明日之戰先看形勢,不管我軍勝負如何絕不作壁上觀!”宇文溫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