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王的印象裡。
周鈺一直是一個謙謙君子的形象。
如今,依舊如此。
但周鈺在晉王死後,這麼快便轉變了心態,話裡話外以他為尊,還是讓康王覺得十分詫異。
換作以前,康王會直接說明自己的疑心,但如今,他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會說話不要亂說,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你去了封地以後,只要將封地治理好,也算是對父皇的盡孝。”
康王只是客套地說了這句話,便走到了周鈺比劃的位置,對著棺材默默在心裡唸叨了幾句。
誰也不知道康王站在棺材前在想什麼。
就像。
誰也不知道,周鈺到底是因為形勢所迫,才會表現出歸順康王的意思,還是為了大興的利益,才在辦完喪事之後,不顧安家的阻攔,拖家帶口火速離開京城,前往封地。
哪怕日後有任何的變故。
周鈺始終遵循著“無召不得入京”的旨意。
直到終老。
而在周鈺帶著晉王府離開京城後。
晉王派化作鳥獸散。
原本洛河道,因為晉王當甩手掌櫃,而引起的騷亂,在晉王死訊傳至以後,那些快要激起民變的“土匪”和“強盜”,一夜之間也不見了。
但韓刺史並沒有放棄追查他們下落的意思。
哪怕邊境戰事吃緊,依舊手段嚴厲地整頓內吏。
周乾知道洛河道的爛攤子和晉王有關。
但沒想到晉王的死,會引起這樣大的轉變。
當週乾收到韓守仁送來的急奏,詢問那些涉事官員要如何處置時。
他在桌子前空坐了半夜,最後用硃筆打了一個大大的叉。
斬立決。
夷三族。
越是動盪之時,越要施以重刑。
讓那些還抱有僥倖心理,還想趁著動亂之時,行貪汙搜刮民脂民膏的朝臣們明白。
他的底細在哪裡。
批完韓守仁的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