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受的是。
他還不能去守靈。
因為還要去北郊獵場,佈置賞詩會那日所需要的器具。
以及監造馬蹄鐵。
才好給躲在背地裡,一直悄悄觀察著他與華師動向的兇手,傳達一個危險的訊號。
假如再不剷除他。
馬蹄鐵就要成功造出來了。
另外。
他還要去訂製上百套孔明燈,正事重要,配套的雜事也不少。
想到這裡,哪怕心有千千結睡不著,寧無恙還是強迫自己,執行雲息功,調整呼吸與節奏。
不知不覺間,當他的氣息與天地間融為一體時,人已經進入到了夢鄉之中。
此時。
徹底甦醒過來的京城,因為華易之死,剛掀起來的一波浪潮,便被賞詩會的聲音淹沒了下去。
由於華易早已退出了朝堂,縱然以前得罪過幾個人,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人再拿天打雷劈的死因做文章。
只有當週乾說要將華易葬入皇陵附近,跳出幾個大臣,提出了反對聲音。
最終,由於反對的聲音不夠響亮,六部各自忙著舉辦賞詩會以及馬蹄鐵的事,根本沒有人響應這些反對的聲音。
關於喪事處理,還是按照周乾的旨意繼續進行。
一晃三日而過。
到了九月二十九那日。
寧無恙便以因置辦賞詩會,不小心吹風著涼為由,呆在皇莊休息一日的同時,開始觀察天象的變化。
由於華師當初信紙上,只寫了五個日子,並未寫下到底何時打雷下雨。
具體的時間,就要靠新任欽天監的推斷。
這一任欽天監雖不是酒囊飯袋之輩,也是出自相關的名門之後,但由於年紀尚小,活了二十五歲,是頭一次見到深秋現雷聲的氣象。
因此。
新上任的李司監,只能觀測當日的氣象變化。
據他推斷,隨著這兩日天氣漸寒,應當是午時有雷鳴。
但前兩次都是入了夜才有雷電,所以他也沒有把握能夠算對。
為了配合寧無恙的行動,周乾特意將李司監派到皇莊來。
周乾本來想對外聲稱,讓李司監來學習華易留下來的一些觀天推演的本領。
寧無恙則建議,還是直接說李司監就是來幫忙看天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