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寧無恙唸完詩,再次對著王學子抱拳一拜。
“王兄,承讓了。”
比詩很複雜。
因為題目繁多,要求不一。
比詩也很簡單。
因為高下立見,誰快誰贏。
葉昌隆見寧無恙幾乎沒怎麼思考便脫口一首詩,幾乎懷疑自己產生了幻聽。
無法接受一個被人人詬病的大草包,居然是一個大才子。
葉通判看到寧無恙遊刃有餘的模樣也嚇了一跳,寧無恙滴水不漏他看不透,便朝著寧峰看去。
只見寧峰除了一臉驕傲,並無吃驚的反應,心中猛地一沉:不好!
他還記得當初寧無恙當初射破校場更鼓時,寧峰是如何暴打的。
寧峰的自豪之情作不得假,這寧無恙哪怕不是真正的詩仙,也必定是有真本事的!
“這、這……寧無恙這麼快就作了一首《絕句》。”
“這首《絕句》我沒讀過,你們讀過嗎?”
“沒有……是他現做的,還是背的詩仙的其他沒賣出的詩?”
學子們議論紛紛,都在猜測寧無恙為何能這麼快,作出一首朗朗上口的七言絕句。
唯有比試者本人的王學子,在重新默誦了一遍這首《絕句》後,茅塞頓開,腦中豁然開朗,也浮現出一首新作。
雖不如這首《絕句》,但也比他以前所作的詩篇強上許多。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如此簡單卻又如此不凡,寧公子,我認輸!”
真正的學子,絕不像葉昌隆那般,只想著利用詩詞一道來為自己穿金戴銀。
王學子拱手作揖,對著寧無恙深深地鞠了一躬,抬起頭來,卻話鋒一轉:“但我只能承認你贏了我,無法承認你是那位詩仙。”
碰到這麼較真的對手,寧無恙給予了他最大的尊重。
那便是沒有再來幾首即景小詩,直接虐到王學子詩心崩壞。
“王兄,有機會以後再切磋。”寧無恙看向其他躍躍欲試的學子們:“還有誰想與我比試一番?”
“我來!”
又一位模樣清秀的學子走上前。
學子姓林。
互相見禮後,便丟擲一題。
“夏日荷花。”
字越少事越大,題越寬越難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