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計劃》的拍攝工作全部完畢,全體演員也順利殺青,正式進入了後期製作。
後期分幾個部分,特效製作、剪輯、畫面效果製作、字幕、配音配樂等。
特效和剪輯都是在拍攝後半程就開始了,而現在拍攝完畢,這兩項工作還沒完成,至於效果渲染等,都還沒有展開。
李志凡24小時都泡在巨峰的後期房,連續一個星期吃飯睡覺都在後期房裡將就度過。
他並不虧待自己,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來就繼續幹活。
而後期團隊基本上也是這樣的生活,不過他們好歹還有休息日,平時也是倒班工作,比如白天做剪輯,晚上做特效,這是同一個團隊裡的兩撥人。
要想做到和原片一模一樣,絲毫不差,還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角度等細節上,並不能完整還原,而且這翻版製作,肯定要進行最佳化,彌補原版的缺陷,同時加入現代科技元素。
而李志凡全程參與,真的是把這部戲當自己的孩子來看。
雖然是抱養來的孩子。
“李導,您看這個效果怎麼樣?”
“背景顏色能再暗一些嗎?但是人物影響不變!”
“那我再調調!”
“李導,配音員我們都已經聯絡好了,配音小樣我也做了整理,您看什麼時候聽一下!”
“晚上吧,你把小樣單獨整理一個資料夾,都做好標註!”
“OK,我這就去辦!”
這時,張堯走進來,開玩笑的喊道:“李大導演!錄音棚已經準備好咯!”
“等一下!”
李志凡站起身,跟旁邊人交代了幾句工作,然後和張堯走出工作室,同時問道,“你們也都準備好了嗎?”
“當然!你得相信我們的素養!”
“好吧!”李志凡笑笑,“這次辛苦你們了!”
李志凡拍攝電影期間,朝陽公園也沒閒著,在張堯的帶領下製作電影的小樣。
有的小樣是他們原創的,有的則是李志凡提供的曲譜。
此外還有主題歌和宣傳曲,也是李志凡拿出曲譜,由朝陽公園負責製作,而今天這錄音棚裡,就是要錄製這兩首歌。
原本只打算作一首主題曲,但在有了微信商城功能之後,給李志凡可選擇的餘地就多了,這段時間他不停的發紅包,就是為了積攢紅包次數,能夠從商城換取更多的物品。
而且他發現每首歌的價格雖然都不一樣,但卻有規律可循,譬如他今天錄製的第一首歌——《寶貝,你聽到了嗎》,只需要三個紅包次數就可以購買,比那天買《真心英雄》要便宜多了。
而這最大的可能,是這首歌沒有《真心英雄》火。
不過對一部電影來說,最可悲的恐怕就是歌火了,電影沒火,票房還撲了。
所以前期宣傳曲,李志凡就用了這首,火不火不重要,只是宣傳計劃中的附帶產品而已。
至於另外一首主題曲,並不是《寶貝計劃》的原曲《爸媽的話》,而且前期也不會曝光,只有等電影上映的時候,這首歌才會面向大眾。
雖然這部電影只用了兩首歌,但演繹方式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