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帶有Funk風格的流行歌曲,李志凡在編曲中放大了小號和薩克斯,在演唱上也融入了爵士樂的風格,非常的自由,有這很隨性的freestyle感。
《被馴服的象》的歌詞頗為犀利,這是一首關乎人性與社會的歌曲,毫不客氣的揭示了人類生存的一種常態,為了融入社會而變得面目全非,若要掌聲只要你願當被馴服的象,想要被崇拜先要拋棄自尊。
李志凡選擇這首歌,正是看中了歌詞的美感,旋律反而是其次。
但這首歌的旋律也挺出彩,只是朗朗上口,但卻並不感覺明快輕鬆,加上強勁的節奏感,背景音樂中的鋼琴聲又給人一種壓迫感,與歌詞的意境融合得恰到好處。
編曲在華麗如馬戲團般的氣氛中,卻始終有一個聽來不太和諧的鋼琴節奏製造出一種暗藏危機的壓迫感,這也正暗合著歌詞中有點悲涼的演藝圈生態。
“迷霧,迷霧,在迷霧,我驚覺自己在原地踏步!”
“到底是誰把我心矇住,不想再糊塗!”
“迷路,迷路,迷了路,我就徹底被這團迷霧困住!”
“誰能夠指引我一條路,帶我走上正途!”
在迷霧中努力尋求真我,副歌部分的歌詞裡,走向正途的決心也表露無遺,充滿了人文色彩。
其實掌聲和榮耀不過是慾望和虛榮的表演,迴歸真實的自己才是內心深處的吶喊。
舞臺上雖然沒有了3D特效,但是也有舞蹈演員做陪襯。
而他們的表現方式也很有趣。
既然是在舞臺上表演,那麼李志凡就採取了舞臺劇的方式來呈現。
這次邀請了12位戴面具的演員,還有四位沒戴面具的演員,以此來分別飾演社會上的兩種人群。
李志凡在這個舞臺上除了唱歌外,還飾演大明星的角色。
帶著假面的人處處洋洋得意,深得李志凡的歡心。
而沒戴面具的人,則要處處受到排擠,因此垂頭喪氣。
整個故事採用了放大誇飾人類社會化的過程,大家爭先恐後的做著有目的性的事情,以太多假面示人,而原本不願妥協的人,最終也因為旁人的影響而加入。
以大家在社會化中的一些荒謬行為,來呼應歌詞內容,最後發現大家所圍繞著的李志凡,作為大明星也是同樣的無奈。
最終經歷太多無奈與掙扎,人人戴上面具生活,連李志凡也不例外。
舞臺上,到了副歌部分就會又幹冰機噴霧,以此來表現迷途中的“迷霧”感。
李志凡在臺上眾星捧月、風光無限,但在臺下也是需要很多無奈的妥協。
每個人都無一例外,都要面對被社會馴服的過程,就像是從原始叢林被趕到動物園、馬戲團裡的大象,在馴服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向外界表演自己的喜怒哀樂。
但,那畢竟是表演,而不是真實內心的喜怒哀樂。
因為心早就已經麻木了。
“掌聲,若需要掌聲,只要你願當被馴服的象,這舞臺你就可以上!”
“榮耀,勝過被嘲笑,所以拋開自尊,咬緊牙根硬撐!”
直到歌曲的最終,李志凡都一直戴著面具,隨著最後一個音符落下,他和臺上所有戴面具的舞蹈演員,同時擺個了造型,所有人都圍在一起,將自己的胳膊高舉起來。
這造型是典型的表演Ending,所有閤家歡的節目,都是這樣。
但如果理解歌詞的話,就會覺得這個手勢,背後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