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後,觀眾已經完全投入,因為剪輯效果以及特效的問題,所以這部,少了原版中很多複雜和坑長的鋪墊,一句話能說清楚的事兒,就一句話說明白,絕不擴充套件寫作成好幾段,哪怕跟原著的對白有出入。
因為電影藝術,跟文字藝術是兩回事兒。
電影或許只需要一個鏡頭,就能表達很多東西。
但是文字需要大量辭藻堆疊,各自形容詞的運用,才能說清楚一個畫面裡的東西。
有些地方也會放慢,比如那些優美的人物,優美的風景線,都是可以轉變為填補時間空白的。
一個小時後,全場觀眾的情緒,已經心潮澎湃。
很多人不得不感慨,果然是一部好作品,他們真的需要下去好好讀一讀。
電影結束,很多人依然捨不得站起身來,更捨不得離開座位。
他們甚至祈禱,這後面有彩蛋。
尤其是對李志凡飾演的萊戈拉斯,雖然只有一幕,而且使用了很濃列的磨皮美白效果,可他表現出的精靈形象,成了整部電影最為吸引人的畫面。
……
幾個小時後。
網上出現了好幾貼關於的影評。
其中,電影學院的院長,親自擬寫了一片,就發表在了北影的官博上:
“看完之後,心潮激盪,我竟說不出話來。
像電影院退場一樣,有很多想法等不及要湧出,但站起身後卻又默然,不知從哪裡說起。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影院裡的音響效果太逼真,使人與影片人物發生共鳴產生惝恍迷離之感,但其中有幾次的確很想流淚,人性的脆弱像魔戒一樣發出燃燒的烈焰,每次都會被它猛然擊中。
巫師甘道夫是一個智者,他的法力有限,但智慧與胸懷使之成為護戒使者們的“光”。
面對困難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在這條漫長的路上,人總是期待著一位引導者,他非全知全能,但能夠用他的智慧與心靈來牽引你的成長。
突然間,甘道夫被炎魔掃入地獄。
這“光”突然熄滅了,為著牽引後來者平安上路。
從地洞裡出來,每個護戒使者眼裡都含著淚,除了悲哀,是不是還有著對生命與前路的幻滅感?
波羅莫之死,是為了保護梅里和皮平。
他被強獸人的黑羽箭射中要害卻仍未放棄戰鬥。
人類總是在生命之火熄滅的最後一刻煥發出頑強的精神力量,那一刻,天地籠罩在莫名的悲憫中。
佛羅多獨自站在河邊,淚水滑下臉龐,他的臉上顯示著內心的無助與孤獨。
一個人做選擇何其艱難,選擇了要堅守,為著這堅守克服困難。
前行,還要經歷怎樣的艱辛?
面對魔戒,每個生靈都面臨著拷問,這場拷問直指心靈。
這場拷問不是用“向善”還是“向惡”就可以解答的。
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二元對立式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