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能!”
李志凡爽朗的說,“不過你可以問問他們。”
他指了指身邊這些主創人員:“尤其是《阿凡達》的監製蘭多科林先生,我也十分感謝他對這部電影的幫助和支援。”
蘭多科林今年已經八十高齡,是美國電影人公會的前主席,現擔任公會顧問,找他來監製,李志凡的意圖不言而喻,其實拍攝前後根本沒有需要蘭多科林的多少幫忙,只在剪輯完成後,請他看了一遍。
而《阿凡達》在監製這一欄掛上蘭多科林,只是為了在好萊塢能暢通無阻,之後的各大獎項上能夠順利入選。
且蘭多科林也是《阿凡達》的聯合出品人之一,另外兩位出品人,分別是國家****的局長康培秀,以及東方集團董事會主席方驍,都是重量級的大人物。
蘭多接過話筒,用英文說道:“很高興能在我有生之年,看到《阿凡達》這樣優秀的作品,他的特效超乎了我的想象,電影結構和藝術性也非常高,而且李也很懂好萊塢的模式和套路,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能夠見到這麼多中國的觀眾,我很高興,希望李在今後的日子裡,可以拍攝跟多好萊塢式的電影,且融合更多的華夏元素,帶給全世界影迷最好的影片。”
“謝謝,謝謝科林先生!”
米雷接著馬上用英語向他提了幾個問題,就是還有沒有想合作的中國電影人,對中國電影的未來有什麼看法等等。
如果是李志凡回答這個問題,他會很直白的告訴大家,希望將來自己的電影中,全都是中國籍演員,但目前來講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社會問題,且要想讓全世界觀眾都接受,只有亞裔面孔也是不行的,就連好萊塢的電影中,民族性也是包羅永珍。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世界越來越包容,越來越融合了。
科林的回答很精彩,他表示自己還希望能夠跟李志凡在合作一部電影,他說的合作,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而不是像《阿凡達》這樣,一開始找他,他只是簡單答應,從開拍到最後都沒管過,直到最後看了成片,才決定支援李志凡,並跟他一起來中國。
李志凡也當場答應,以後一定會有更多合作,尤其是《阿凡達2》。
當他說到這點,全場觀眾以及臺上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驚訝了。
什麼?
還有2?
故事還沒講完?
當然沒有講完,即使是這個故事講完了,也可以深度開發周邊故事,前傳後傳等,都是戲啊!
因此,聽到這話的觀眾們,也更期待李志凡有朝一日再次帶來的《阿凡達2》了。
……
網上。
沒有搶到票的觀眾,“群情激奮”,都在宣洩著自己的情緒。
“有沒有人能告訴我,《阿凡達》到底怎麼樣?”
“煩死了,閨蜜和她男友搶到票了!可是我沒有!我沒有!而且我還是單身!”
“嘻嘻,你可以撬閨蜜牆角,和她男友一起去看啊?”
“我勒個去,怎麼這麼慢啊?觀看首映場的觀眾們還沒有回家嗎?”
“中途電影院裡發個影評或劇透也好啊?”
“朋友圈有小影片了,看起來很好看!”
“聽說李志凡和《阿凡達》主創團隊現身魔都的榮達影院了。”
“是真的,我朋友就在那裡,他拍到照片了!”
“哇哇哇!好幸運啊!唉,可惜不是我!”
“……”
隨著全國各地首映場的結束,第一批觀眾們終於上網“開腔”了。
很多人是迫不及待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