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佩奇文化工作室在友觀網一次性上傳了十集的《小豬佩奇》。
然而一上傳,就遭到網友的一片吐槽。
“哦,我的天!這麼幼稚的動畫片,誰做的啊?”
“簡筆畫?比我家孩子畫的都難看!”
“這個佩奇文化是什麼?不是專業做動畫的吧?”
“太隨意了,這肯定是那個動畫專業剛入學的學生畫的吧!”
“不可能!動畫專業入學考試也是要一定基本功的好吧?這人一看就是剛開始接觸畫畫!”
“現在都流行騙小孩子了嗎?這樣的片子,打算給小孩子看?”
“讓我想起了80年代的一部動畫片,好像叫什麼《太陽寶寶》的,唯一不同的是這部有人物的配音,《太陽寶寶》那個時候只有音樂和旁白。”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友觀網上的人才真的,雖然很想吐槽,但我已經看了第二遍了!”
“我也是,不過我是陪著我家孩子在看,可惜太短了!一集只有五分鐘,我家孩子翻來覆去的看了兩個小時。”
“是啊,我家孩子也被吸引了!”
“偶買噶!到底是哪家動畫公司製作的?”
“看UP主名字,是個工作室。”
“為什麼只有十集?後面的呢?還有嗎?”
“這麼魔性的嗎?這麼爛的動畫片,你還看?”
“不是,我想看後面的繼續吐槽。”
“……”
雖然吐槽無數,但確實有不少網友被吸引了。
本來新上傳的影片,是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去看的。
之所以吸引來很多網友,是因為這背後卻是有運營推廣的手段存在。
而負責這一切的,就是西蒙。
和國內那些營銷公司不同,國內的營銷公司是用小號有團隊的為一部新片刷好評,買水軍不斷的刷熱度。
而西蒙手裡的美國水軍公司,卻是利用友觀網的站內信,向全網的網友傳送影片推薦資訊,引誘網友去看。
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網友去看,對於西蒙和佩奇文化來講,都是賺到了。
當影片瀏覽量突破百萬的時候,就可以向官方申請推薦位,至於推薦位的好壞,就看製作方或發行方肯出多少錢了,而瀏覽量越高,推薦位就越好。
一些明星的MV在友觀網上的點選量,都在幾億往上,那些成名已久的明星自然是有粉絲點閱,但是沒有名氣卻突然爆紅的影片,都是西蒙這樣的推手在後面推波助瀾,酒香也怕巷子深,有推手和沒有推手的差別是很大的。
這一套運作手法早在網際網路伊始就有了,比國內炒熱度的水軍公司要早很多年,現在的手法也要先進很多,尤其是隨著網際網路的點閱制度改進之後,西蒙這樣的水軍公司,也會隨著制度不斷的調整運營的手法。
《小豬佩奇》這次的站內信推送手法,便是迎合友觀網點閱制度的一次大規模營銷事件。
……
佩奇文化工作室。
新招來的四個助理,原本剛進來的時候工作很輕鬆。
但也只輕鬆了幾天而已,從影片上傳後的第二天開始,她們就忙碌了起來,源源不斷的接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郵件,開通的Irs官方賬號上,無數人加好友點關注,沒有從事過這種事兒的她們,根本沒辦法應付。
“老闆!我們快不行了,郵件太多啦!”
李志凡接到求救電話的時候,正在夢幻工場監督製作《小豬佩奇》的後續內容。
聽到這句話,忍不住好奇:“郵件多就放著唄,怎麼?你們還一封一封回覆啊?”
“是啊!難道……不回覆嗎?”
工作人員也同樣好奇,她們之前的工作經歷就是有郵件必回的。
“我的天!”
李志凡笑道,“不需要全部回應的,你們收郵件就好了,如果有合作商找上來,你們再回復,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