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指了指表,捧腹大笑。
“所以啊!得趕快那這個回去哄哄她,給她賠禮道歉。”
李志凡說完,用隨身碟把所有檔案一大包,起身告辭。
回到家,就看到小櫻桃抱著胳膊盤腿坐在沙發上,眼圈紅紅的,嘟著小嘴氣哼哼的。
她還等著爸爸去接她的呢,誰知道不僅人沒去,打電話是媽媽接的——李志凡的手機落在家裡了,更可氣的是,回來發現爸爸居然不在!
現在看到李志凡進門,卻沒有表現出往常一樣的好臉色。
她覺得自己被爸爸欺騙了,心裡想著要給他一點顏色瞧瞧。
李志凡一瞧小櫻桃這副委屈巴巴的模樣,就知道她是怎麼想的,立即賠禮道歉:“小櫻桃,爸爸不對,爸爸的錯!今天說好接你的,結果隔壁劉元叔叔家裡的小狗跑了,爸爸幫著找了半天,你能原諒爸爸嗎?”
大人們都教小孩不要說謊,但往往大人說了最多的慌,甚至跟孩子說的很多句,都有撒謊的成分在裡面。
李志凡現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小櫻桃信以為真,果然是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立即長大嘴巴抹了抹眼眶的淚痕,驚訝道:“爸爸,那劉元叔叔的小狗,你們找到了嗎?”
“找到了!”
李志凡笑道,“不過爸爸還帶了一個好東西回來給你。”
“啊?是劉元叔叔家的小狗嗎?”
小櫻桃一臉期盼,仰著臉期待的看著李志凡。
“不是!”
李志凡搖搖頭,趁著小櫻桃剛剛露出一點失望的表情時,立即說道,“不過這個比劉元叔叔家的小狗還要好,它是爸爸親手為你製作的一件禮物,你想不想看啊?”
“想!”
小孩子果然很好哄,只要勾起她的好奇心,引起她的注意力,就能讓她忘掉上一秒發生的事,待她再想起來,那都是過去了。
“好!”
李志凡立即走到電視前,將隨身碟插了上去,給小櫻桃播放起了剛剛新鮮出爐的《小豬佩奇》第一集。
“我是佩奇,哼!……這是我的弟弟喬治,哼哼……”
隨著兩聲豬叫,小櫻桃一下子樂呵的大笑起來,並很快被動畫片吸引了。
小豬佩奇的故事,其實就是一片片生活小筆記,而且是屬於孩童的小筆記,不像大人的筆記那樣,對這個世界的紛擾那麼固執,也沒有任何上升到哲學的燒腦疑惑,只有孩子眼中的興趣。
很多時候,動畫片製作者在製作一部動畫時,思維方向就搞錯了。
費勁腦汁的去想一個故事,用成年人的手法讓故事顯得“生動活潑”,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低幼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為難他們了,其實根本不用多麼複雜的情節故事,來自生活就是最好的故事。
比如這個第一集中跳泥坑濺了渾身泥水的故事,對於大人來說肯定是“幼稚”的,但對於孩子來說,是特別好理解,也特別感興趣的,在他們眼中,這就是趣味。
不要用成人的審美來判斷小朋友的東西,往往成年人想要透過成年人的筆觸和目光,去為孩子量身打造一些故事的時候,就已經錯了。
面對幼兒,故事只需從生活中來。
怎麼玩耍,怎麼協調,怎麼和家人相處,怎麼和別的小朋友相處,怎麼才能快樂。
快樂其實並不難,並不是非要歷經曲折才能快樂,才能講出人生道理。
像小櫻桃這麼大的孩子,真的不用負載太多,讓他們快樂,從快樂的故事中領會關心愛護誠實禮貌,才是聰明的做法。
《小豬佩奇》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一個完整的家庭關係,提供了一種最讓人認同的家庭模式,媽媽溫柔寬厚,爸爸體貼能幹,父母相親相愛,而爺爺奶奶,也能站在不近不遠的位置,他們都很忙,都很能幹,卻絕不缺席孩子的童年。
這個故事以及家庭關係,就是一個孩子最大的夢想:情緒永遠平和,從不亂髮脾氣大吼大叫的媽媽,忙碌卻會精心為孩子準備生日,陪著小孩子玩鬧、學習的爸爸,還有調皮的弟弟,能夠和姐姐時刻情親互動。
沒有暴力、復仇、恐嚇、爭吵、惡作劇、平底鍋、欺騙坑害、損人等情節和行為,這對孩子的三觀、情商、行為規範,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