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量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是每個製片人和導演的義務和責任。
因為拍電影是個流程很嚴謹的工作,如果不按照預期規劃拍攝,會影響後期製作和上映檔期,甚至還要投入更多資金去堵漏洞。
但是再強硬的導演,也未必能夠控制住所有的“不安分”的演員。
更何況李志凡自己就是個不安分因子,面對演員們一些“自由發揮”時,只要不影響整體和細節,不違背原版中的立意,隨便他們發揮。
其實在異世界的原版《無間道》拍攝時,也遇到過很多演員“自由發揮”的問題。
譬如說陳永仁和黃Sir第一次在天台見面這場戲。
劇本里的臺詞是:“都九年了,老大。”
但是梁超偉卻把它改成了:“明明說好是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
兩者一對比,後面這句的力度顯然要比原來強很多,而且情緒發揮也更飽滿,不但說出了陳永仁作為臥底的厭倦和無奈,同時也給續集故事留下了很好的發揮空間。
同樣是這一場戲,在李志凡的表演也是按照改過的臺詞進行。
但是他本來想像原版一樣去演,但演完一邊後,卻覺得這樣並不符合自己的狀態,於是又加入了一些頹廢和惰性在裡面。
尤其是最後“就快十年了老大”那一句,李志凡完全是一種“拜託,放過我”的哀求感,並沒有像原版梁超偉那麼大聲。
而在之後的臺詞上,李志凡臉色突然一變,那種“哀求感”更是突然一收,一副“你欠我錢”的樣子,拽拽的對黃Sir這個上司說話。
兩種感覺切換,亦正亦邪,臥底的形象瞬間到位。
這樣一來李志凡的形象更加像一個已經習慣了自由散漫生活的古惑仔。
雖然減弱了警察的一些味道,但更能深層次的說明他臥底生涯中收穫的心酸。
《無間道》的後期很簡單,因為沒有什麼大特效,鏡頭的運用在拍攝時就已經完成,只有剪輯、配音、配樂和字幕工作。
其實按行業屬於只有兩部分,剪輯是一部分,剩下的都叫“包裝”。
《無間道》的配樂,也是經典中的經典,李志凡做電影一向是獨立製作配樂,從來不需要外人插手,是照搬原版,還是改新的配樂,完全憑他自己的想法。
而《無間道》這樣的電影,李志凡只換了兩首純音樂,其他都是依然使用原版。
兩週之後,第一部的後期全部做完。
李志凡暗暗鬆了口氣,總算是有一部成片了,於是趕緊把這第一部交給趙奕鐸,全封之後再轉交給中影,由中影方面向廣電提交稽核。
……
十二月來臨,各路賀歲片都開啟了龐大的宣傳模式。
今天是這部劇定檔,明天是又是這部劇發宣傳預告片,只有《無間道》遲遲沒有訊息。
網友們懷揣著兩種心態——既急著想看,又不希望粗製濫造。
就在這種心態之下,官方突然宣佈:《無間道》將定檔1月1日。
這個訊息一出,立即炸開了鍋。
“這麼快就上映了?感覺又沒拍多久啊!”
“是啊,不過我已經不懷疑李志凡的功力了,就看這部電影能拿幾十個億吧!”
“1月1日?哈哈,好日子,正好元旦和女朋友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