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李志凡飾演的陳永仁在形象設計上最簡單的,外套只有一件西裝式的皮衣,襯衫只有黑色和白色兩種,以此來代表無間地獄。
開拍第一天,劇組就吸引了不少港媒前來探班。
李志凡這個組的工作模式是有制度且非常嚴格的,分成了三個班一天三班倒的拍戲。
頭一個星期李志凡加起來總共才睡了不到十小時,嚴重缺覺。
到第二個星期開始,三個班變成兩個班,確定他每天有覺可睡,而正是他頭一個星期的修仙式熬夜,整個人的形象一下子變得疲乏和暗淡了許多,卻剛好吻合陳永仁這個角色。
香江這邊拍攝的同時,遠在京城的時線這邊,同時展開了電影的銷售行動。
內地上映自不用說,李志凡這一次想做的,是讓這部電影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映。
有了《戰狼》打下的基礎,再加上多位華人富豪在好萊塢的收購和耕耘,中國電影在海外的話語權越來越高,李志凡電影的話語權更是受到各國發行商的青睞。
尤其是在南美和歐洲等國家,一聽說李志凡電影開拍,主動聯絡了過來,希望第一時間也能在當地上映。
這裡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語言。
以前中國電影在國外上映,必然是找英語配音,或是為適應當地國家的需求配該國家的語言。
可這一次李志凡決定打破傳統,堅持使用中文在全球上映,只是字幕上使用其他國家語言。
英語自不用說,那是歐美國家的通用語言,除了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外,還有葡萄牙語也很重要,因為不僅是葡萄牙這個彈丸小國,最重要巴西是發行宣傳的重要一站,而該國的官方語言就是葡語。
……
劇組。
演員的流動性每天都很大。
不像是內地拍電影那麼封閉,很多演員在這部電影裡就幾幕戲,一天拍完就撤了。
還有一些演員是隨叫隨到型的,家就住在附近,有時候提著菜籃子就過來了,拍完戲後換了衣服,立馬提著菜籃子去菜市場,彷彿像是普通的上班族一樣。
“香江的演員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和工作的規律!”
片場談起這事兒,廖峰笑道,“我拍戲的時候偶爾也是這樣,拍完今天的戲份我一個人就去超市買菜了,就跟工薪族上下班一樣,甚至我還坐地鐵回家,雖然在地鐵裡大家經常認出我來,可是他們絕對猜不到我是剛從片場出來,都以為是專門去買菜的。”
“這其實是個不錯的模式!”
李志凡說,“香江這地兒小也有小的好處,就像是一個內地的影視基地一樣,並不是因為咱允許他們來去自由,而是他們隨時都能過來,且不耽誤時間。”
“對,去內地拍戲,一封閉就是兩三個月,跟出差一樣。”
廖峰說著,看了看錶,哎呦一聲叫道,“不跟你聊了,我老婆在家煲了湯,我得回去喝了,晚點再過來。”
“好吧!”
李志凡哭笑不得,這廖峰就是典型啊。
當然,駐紮在劇組的香江演員也是有很多的,尤其是主演們,吃喝睡就和內地演員在一塊兒,不分彼此,和諧相處。
飾演黃志誠的演員名叫章亮,是內地來的演員,他算是所有內地演員中最另類的一個,一結束了他的拍攝部分,就立即匆匆忙忙離去了,等到需要他的時候,電話剛接通他就出現在了面前,也不知道他一個人獨來獨往到底是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