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凡以為來到劉元的宅邸,就是品品茶,打打牌,聊一下人生。
誰知一進門,劉元就像個老小孩似得招呼大家:“走走走,上樓去看看我買的新裝置,小李啊,你今兒可真是趕巧了,我昨晚剛到的裝置。”
啥裝置啊?
李志凡一陣納悶,但沒多問,跟著劉元三人上了樓。
“爸爸,你回來了?”
樓上一間臥房出來一個八、九歲的小蘿莉,穿這個小背心和小短褲,非常可愛。
不過她叫劉元爸爸,可著實把李志凡驚了一跳,他孫子也該有這年紀了吧?
但轉眼一想,八、九年前的劉元還是壯年,那時候生個孩子也很正常,而且李志凡記憶裡,他好像那些年鬧過離婚事件,但沒多久就過去了。
上了三樓,跟著劉元進了一間臥室,裡面竟全都是錄音裝置。
“來,看看,都看看!”
劉元炫耀似得說道,“都是最新研發的裝置,還沒上市呢,我好不容易搞來一套。”
對做音樂的人來說,看到這些裝置根本走不動,不玩一下會遺憾很久。
“斯特恩那邊出的?”
宋松是做幕後的,對這些裝置的瞭解程度比在座任何一位都高,甚至超過了劉元,哪個廠出的什麼裝置,哪個公司研發的什麼產品,他都瞭如指掌。
“對!”
劉元拿起話筒,依次去開啟開關,然後走過來把話筒遞給李志凡,“試試?”
“行!試試!”
李志凡也不推讓,拿過話筒,把耳機往脖子上一掛。
宋松直接拉開椅子坐下,對著這些裝置研究起來。
而高飛完全是看客,在一旁幫幫忙什麼的,作為一個體育解說員,面前這些事兒對他來說完全沒有下手的點。
這套裝置全都是智慧化,和國內很多棚裡機械化的錄音裝置相比,完全具有人工智慧的初級水準。
除錯了一會兒,宋松調出一首劉元的音樂伴奏。
劉元招呼著李志凡一起,倆人唱完了再播放聽效果。
“這套裝置有人聲智慧修復功能,對一般的錄音師來說,更好操作。一般的歌手也能錄出非常棒的人聲。”劉元介紹著,有感嘆道,“唉,以後歌手的飯碗怕是越來越難吃了,裝置是越來越先進,歌手本身要下的苦工也就越來越少了。”
“也不能這麼說啊!”
李志凡略帶吹捧,“像劉元老師這樣的大唱將,這小小錄音間裡豈能容納,您的聲音和唱功,更適合室外現場大場合。”
“你還別說!”
劉元卻道,“這套裝置放在室外,也能幫助那些現場唱歌不怎麼樣的歌手,不過前提是這歌手多少得有點兒真材實料,要是氣也沒有,音準節奏一塌糊塗,用上這裝置也是白搭。”
高松說:“其實唱歌沒人不會,就是音痴,真想打造成為一個歌手,放到錄音棚裡調教一兒,也能包裝。上次咱國內一個小鮮肉,完全沒樂感,最後我們公司一製作人,找了迪萊克團隊,給他編了首歌,又是電音、又是rap,每一句唱的,結果這歌推出去就火了,火得一塌糊塗,粉絲們買賬啊,公司賺了不少錢。”
“您說的……是不是那個……”
李志凡剛要說,高松打斷了他的話,“噓!心裡知道就行。”
劉元也轉移話題,又回到了這套裝置上:“怎麼樣?志凡,最近有沒有新歌要錄,可以來我這兒,咱玩點兒實驗性的作品。”
智慧裝置雖然方便了錄製,但是放在不同人的手裡,也有不同的用途和結果。
劉元拿到這套裝置肯定不會是想著錄音比以前簡單,比較他這樣的歌唱家,就是拿手機隨便錄一首歌,不用後期製作都能堪稱完美。
高科技也有高科技的其他路數,就比如鍵盤合成器,最初發明就是為了替代大件兒的鋼琴,後來又開發出各種音色,一把合成器就能模擬各種音色,到後來透過合成器發明了新世紀音樂和電子音樂,到現在,電子音樂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通俗音樂的主流,這都是一代又一代音樂人不斷的實驗、琢磨出來的。
“我最近也沒寫什麼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