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長時間,緩坡盡頭處就再次出現了日本兵,而且人數逐漸增加。
之前那五名中槍倒地的日本兵,只是以為他們太過戀戰,貪圖射擊,所以也才會在猝不及防之下遭到了逃跑中中國軍隊士兵的密集射擊,但他們卻怎麼也沒有想到,元兇,竟然是在這支中國軍隊營級部隊全軍倉促撤退之時,逆襲而來的一支小部隊。
而且,在人的常識中,一支四五百人的步兵營都在己方的攻擊之下堅持不住,進而撤退,那麼,又怎麼會有一支僅僅只有不到一百人的小部隊,會在他們全軍撤退之際,主動攻擊上來……
這不是找死麼?
但這正是韓超所要依仗的,就是依靠日軍對自己這支小部隊的不瞭解,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而取得最大戰果,而且,古往今來,以劣勝優戰事,莫不如此。
大批日軍從緩坡盡頭處衝了出來,然後一邊向前跑一邊對著正向後方撤退中的第三營士兵展開射擊,寄希望能在盡短的時間內予其最大程度殺傷。
但隨即他們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隨之,齊齊吸了一口冷氣。
眼前,這是……
……
算上韓超自己使用的那挺歪把子,共計有多達十六挺的十一式輕機槍,在地面上一字排開,伴隨著瘮人的掃射聲,十六挺輕機槍槍口迅猛噴射出大量的火光,無數密集的子彈撲向他們,嗖嗖聲中,大量子彈穿透他們的身體。
伴隨著陣陣淒厲的慘叫聲,這群追擊的日本兵身上,無論是步槍兵還是機槍手,武器紛紛脫手掉落,隨即就以各種各樣的姿勢,向前撲倒或是向後倒下。
他們的身上迸發出大團大團的血霧,每個日本兵的身上都是出現了至少三四個槍眼,身體背後更是出現了碗口一般大的血窟窿,他們倒在地上,大多當時就已經死透了。
不止前面的二十多名日本兵,就是衝在他們身後的二十多名第二梯隊的日本兵,更是被從前排日本兵身上鑽出來的子彈,再次打進身體,在這極近的距離上,強大動能的子彈在穿透了前排的日本兵後,又再次將子彈打進他們體內。
雖說有坂尖頭彈的穿透力不如圓頭彈,但關鍵在於日軍前後隊距離很近,所以,這些子彈不僅又再次將後隊的日軍大量殺傷,更是因為子彈的大幅度滾轉,而對他們身邊造成了更大的毀傷,個個傷口都是極其巨大。
大部分除了直接死去外,剩下的,也全部都是救不活的極重槍傷。
再後排還沒到達緩坡處的日本兵聽著那響徹天際一般十幾挺輕機槍的快速掃射聲,個個停住身形,撲在地上躲避上空那嗖嗖飛過的子彈。
他們眼中都露出不可思議和驚恐神色,很明顯,這是至少十幾挺十一式輕機槍以最快射速進行密集掃射才有可能形成的威力。
就這種火力密度,別說他們不相信中國軍隊會有,就連他們大日本皇軍的一箇中隊,充其量也就裝備有九挺輕機槍,再說,就算是經歷再險惡的戰鬥,也幾乎從未有過會將一個步兵中隊內所有的九挺輕機槍全部一字排開進行大密度高射速掃射的……
這種情況,最多也只可能存在於大隊機關槍中隊中,而且也只有在進行遠端火力壓制之時,才會這樣使用,而且,也不會是這種幾近毫不間斷的掃射。
也就只會是在大規模屠殺戰俘的時候……
也才可能這樣使用……
終於,在死了將近一個小隊士兵之後,日軍穩住陣型,徹底沒人再敢露頭,他們之前也是因為不相信中國軍隊第三營的部隊還會有任何的反擊行動,所以大意之下,同時因為衝鋒慣性原因,一時之間難以從密集的追擊隊形停止下來,所以也才遭到第一步兵排的猛烈火力襲擊。
現在,他們終於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