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如被人活活抽出筋脈的痛,那種如上百把刺刀齊齊刺進肌肉的痛,那種如上萬只螞蟻在不停兇狠啃咬自己每一寸骨頭的痛,真實的傳進他的內心中,直想讓人馬上放棄生命。但是,又有誰心甘情願的想死呢?所以,這種生不如死,死不如生的感覺,就是此時這名士兵,真實寫照。
這名年在三十餘歲計程車兵,很想現在就馬上死去,以結束這種悲哀,這樣的話,所有一切的傷痛,小到家庭的艱辛,中到身體的痛苦,大到國族的命運,也就隨著自己的死,而煙消雲散了。
但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兩個孩子,他捨不得她們。
所以,這名年輕士兵,就又在不停的慘嚎之中,大聲呼救,希望能有戰友來救自己。
很幸運的,他不是處在之前的日本海軍炮擊,也不是戰壕警戒兵,那時戰友們都是縮在防炮洞中,戰壕中誰也救不了誰。現在則是不同,雙方的對射中,日軍火力雖然仍舊猛烈,但比之前,卻要稀疏許多。所以很快的,就有兩名士兵跑了過來,然後一人脫下了自己的軍服上衣,一人幫忙,然後就拼命的給他包紮。
兩名來救助計程車兵,其中一名是名從軍多年的老兵,戰場經驗很是豐富。他大聲命令旁邊的那名士兵,用刺刀將自己的衣服全部割成寬窄不同的布條,然後用兩根細布條將這傷兵的雙腿根部給死死的捆了住,捆住之後,這名士兵的傷口就自然不再向外噴湧鮮血。傷兵失血不少,臉色極為蒼白,不過至少,最終算是保住了命。
第三連的一名士兵,年在四十多歲,是名積年老兵,他的槍法很是不錯,截止到目前為止的短短几分鐘之內,他就已經是連續開了五槍,共計命中兩名日本兵,其中一名日本兵,是被他的步槍射擊,直接命中了胸口當中的軀幹部位,這名日本兵,在跑著跑著途中,突然中槍,在巨大的中正式步槍七九子彈的強大動力之下,他的身體,竟由拼命向前奔跑的姿勢,一下失去了重心,直接向右側翻倒在地,隨即,胸口處中槍的位置上,噴湧出大股大股的鮮血,在翻了幾個滾之後,他翻滾所經過的地面,就已經被他的鮮血,所大面積的染紅,就如同後世中常見的那殷紅的紅地毯一樣,其實,他前胸處的傷口並不大,就只是個約一厘米直徑的一個血洞而已,按理說是不可能噴湧出這麼多鮮血的,但其實原因是,在子彈穿過之後的後背位置上,就已經是出現了一個極大的,足足有一個飯碗碗底那麼大的大血窟窿!
這就是中國軍隊所用7.92毛瑟子彈的威力,這種子彈,雖然較之日軍所用的有坂子彈,精度稍稍有所不如,但他的殺傷力,卻是日式子彈,所遠遠不可能比肩的。
日軍的幾種子彈,只有到了二戰末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才開始大規模生產並運用的那種最新式子彈,才會是在任何距離上,都會對中槍者造成極大的傷口。而其現在所用的兩種子彈,一種老式的圓頭子彈,一種新式的尖頭子彈,都各有特性,而且,致命的是,圓頭子彈只有在遠距離時,才會有致命傷害,新式的尖頭子彈,則剛好相反,只有在近距離命中時,才會有致命傷。雖說,這些有坂子彈,都具有精度很高,後坐力小的優勢,但換來的,卻是在殺傷力上的,嚴重的不平衡,和沒有規律。
但中國軍隊仿製的德國7.92毛瑟子彈,無論是圓頭子彈還是尖頭子彈抑或是重機槍專用的機槍彈,無論在任何距離上,只要是命中了對手,就都會對中槍者,造成無法挽回的致命傷。
這名老兵就是這樣,他一共開了五槍,擊中了兩名日本兵,剩下的那名日本兵,則是腹部中彈,看來是提前量在豎直範圍上,打的有些多了,但卻是命中了,這名日本兵,在中槍之後,身體由於慣性,還是彎著腰向前猛跑了幾步,接著,出現了問題,他的前面小腹和後背,都是出現了巨大的傷口,傷口裡面的黑色的鮮血,潺潺噴出,這名日本兵一時之間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是感覺到身體出現了一股劇痛,隨即這種劇痛就是越來越猛烈,這種痛,讓他不得不猛地丟棄了步槍,隨即身體向前撲在地面,然後就是滾成了一團,他捂著肚子,身形已經佝僂成了蝦米之狀,也並不是因為這名日軍士兵的精神不行,而是因為,老兵打出的這顆尖頭子彈,在打進他的腹部之後,隨即在他的腹部之中就展開了翻滾,然後,就將他的腹部中的腸子肚子之物,開始旋轉攪爛,這種痛苦,誰又能夠承受的了,最後,在不長的幾分鐘之內,這名日軍士兵,就是因為疼痛和窒息,痛苦的死去。
“劉爺威武!”
這名老兵旁邊的一名差不多同樣年齡的老兵,剛剛開完一槍,縮回到了戰壕中,咧開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難看的崩牙。
這個外號“劉爺”的老兵,縮回到戰壕中,緊跑兩步,從旁邊戰壕胸牆下面的一小塊土堆中,拿出了還在燃燒著的大煙袋鍋,深深的吸了一口煙,任由那猛烈的煙在肺中旋轉了半天,才緩緩的吐了出來,隨即開口笑道。
“老崩牙,你幹了幾個了?”
“別提了,才他媽一個!”
“小心點!這東洋鬼子不好對付!”
頓了頓又說道。
“我感覺不大好!”
老崩牙說道。
“知道!”
“別他媽胡說八道了!”
劉爺抽了兩口煙後,磕了磕菸袋鍋,又嘩啦一聲拉下槍栓,接著又向左側跑了幾步,隨即猛然探身。
但他這次,手已經扣在了扳機上,還沒來得及開槍,身形就像是被擊中了一般,向後倒了下去。
“老劉~”
看到劉爺倒了下去,老崩牙扔下了步槍,驚呼一聲,從那邊跑了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