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混成排這邊因為全部都是有著完善防護措施的防炮洞,傷亡還好一些,截止目前,只是有三名士兵的傷亡,不過第一營這邊的傷亡卻是很大。
第一營營長李炳祥之前的命令是,第一營所屬的三個連,每連留一個排在戰壕裡負責警戒。
這樣的命令本身確是沒有什麼問題,因為日軍在進攻作戰中往往敢於使用小股部隊對敵防線進行大膽滲透穿插,這些小股部隊會在敵軍後方進行騷擾或是襲擊,從而達到配合主力正面進攻的目的,日軍的這種大膽滲透穿插戰術,在與中國軍隊的戰鬥中,往往能夠收穫奇效,一些戰鬥意志不堅定的部隊,經常有一個步兵團被日軍一箇中隊使用滲透穿插戰術擊潰,甚至是一個步兵師被日軍一個加強營級規模的步兵大隊稀裡糊塗打的大敗的事情。
而且,日軍也極有可能在沒有任何炮火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在夜裡發動夜間偷襲,這樣的話,雖然看似是缺少了後方各種火力的支援,但實際上,因為日本兵的近戰和夜戰能力很強,所以在敵我雙方都難以使用槍炮射擊的夜間進行偷襲,己方的損失反而會更小,戰果則會更大。
所以,李炳祥所命令的,三個步兵連每個連都留一個排在戰壕中負責警戒和守衛,而不是整個營只留一個步兵排在戰壕中,其實還是有必要的。
……
但錯還是錯在,中國軍隊那一直以來所固有計程車兵教育訓練缺乏和軍官指揮能力低下這些缺點上面。
比如,在日軍炮擊之前,第一營每個連的戰壕內的那個排,所有士兵都沒有得到具體的位置安排或者至少是負責哪一區域的警戒,很多人都是隨意負責戰壕中的一段區域,很多人都遠離了自己的防炮洞,甚至是不記得自己防炮洞的具體所在位置。
因為對現代戰爭的無知和準備不足以及指揮能力普遍較低,所以此次的第一營,遭到了慘重的損失。
在日軍進行艦炮射擊時,第一營三個連的連長倒是都早早的出了防炮洞,在戰壕中等待著日軍的進攻。
只是他們對於戰鬥的認知,似乎還停留在以前內戰的交戰模式中,也就是一陣短暫而稀疏的炮擊後,進攻方就會在輕機槍和重機槍以及迫擊炮的火力掩護之下,然後大群士兵挺著刺刀衝鋒,防守方若撤退,進攻一方就算打勝,否則進攻方就撤退,然後準備下一次的突擊,雖然韓超之前有對他們再三解析和警告日軍那現代化的作戰模式,但也不知道是沒聽明白韓超所說,還是對他說的這些不屑一顧,總之,眾人對韓超所說的日軍那極有可能來臨的艦炮轟擊,都有些選擇性的忽視了。
直到東方遠處傳來陣陣如同天頂都被撕裂一般的恐怖轟鳴聲,李炳祥和他的三個連長才驚恐起來,也猛然想起了韓超那再三的警告,他們著急的想命令仍然待在戰壕中各自連隊的那個排撤進防炮洞,但已經太晚了。
艦炮的炮彈動能極大,飛行速度將近能夠達到每秒千米,日軍艦隊所處的長江和黃浦江距離這月浦鎮又不過只有幾公里遠,這麼近的距離炮彈飛行時間不過十秒,又哪有時間去躲進防炮洞中?
……
第一營第一連連長王選,和另外兩個連的連長一樣,也是在夜間過去之後沒有及時的將戰壕中的部隊撤回到防炮洞中,他更是沒有像另外兩個連長一樣,在聽到艦炮的劇烈轟響聲後,就不再顧忌自己的命令是否正確,馬上命令戰壕中的部隊進入到防炮洞,而是在猜測日軍的炮擊目標會不會是其他的友軍陣地,直到帶著鐵紅色光芒的艦炮炮彈呼嘯著朝陣地上砸過來時,他才猛然反應過來。
他心中追悔不已,隨即一邊向幾米外的防炮洞處疾跑,一邊大聲喊道。
“日軍炮擊了,弟兄們,都進防炮……”
話音未落,一顆戰列艦主炮打出來的356毫米大口徑炮彈就直接砸到了他面前的戰壕背牆上,隨即猛烈爆炸。
356毫米艦炮炮彈本就是極大口徑的炮彈,再加上其為海軍所特有的全裝藥型炮彈,所以炮彈火藥極多,動能極足,殺傷威力奇大無比。
伴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這顆炮彈在王選前方的背牆著彈點上猛烈爆炸,爆炸產生的火光沖天而起,形成了一個刺眼的白色大火球,火光瞬間就將王選吞沒,他連一聲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身體就被瞬間釋放出極大能量的重炮炮彈給炸成了粉碎,連身上的武器裝備和血肉骨骼甚至是軍服鞋襪等等,一切都被炸的無影無蹤,彷彿如同人間蒸發一般。
“連長!”
王選的連長職務雖然不是憑學歷或者憑能力而是靠走關係才獲得,在第一連內也普遍不被官兵所認可,但一個排長看到了他直接被炮彈炸成粉碎的慘象,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憑空被炸沒了?
如果只是被殺死,那還稍微可以接受一些,畢竟在戰場上,槍林彈雨,槍彈不長眼睛,誰被打死就是算誰倒黴,只要不是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對於這些生離死別,其實也不是不能夠接受,只是眼前這種情況,被日軍的重炮炮彈給一下炸死了還不算,而且還是被直接炸碎,是真正的連一點血肉零件和軍服遺物都不剩的屍骨無存,這種情況,才是真正讓人難以接受。
但這僅僅只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