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抗戰之天下第一軍> 第三十八章 倒L型防炮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八章 倒L型防炮洞

韓超正色說道。

“之前在寶山縣城的時候,我一個人面對一整個中隊的日軍,最後單槍匹馬乾掉了那個日軍步兵大隊內機槍中隊的一個機槍分隊,繳獲了一挺九二式重機槍,然後我自己一個人用這挺重機槍,乾死了二十多名日本兵,現在我有了將近一個連的兵力,還怕繳獲不了幾挺重機槍?”

李炳祥露出驚訝的神情,拍了拍韓超的肩膀,笑道。

“哈哈,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這樣,你先帶著你的排去主要戰壕後方開始挖掘佈置你們排的戰壕和工事,重機槍這事,我去團部爭取,不過能不能爭取下來那就不知道了。”

“還有,部署襲擊陣地的事,只有在日軍發動總攻擊時才可以,否則如果提前使用,也就會提前暴露,一旦日軍發動了總攻,這招就不靈了,你說呢?”

韓超點了點頭說道。

“營座英明,確實如此。”

“哈哈,你小子!好了好了,別拍馬屁了,抓緊去佈置吧。”

“是!”

韓超敬了個禮後走出了營指揮所。

……

隨之招呼起一直等在指揮所門口,已經和營部警衛兵們打成了一片的近衛混成排全體士兵,各人攜帶起各自的武器裝備和子彈手雷等物,爬上這最後一道戰壕的背牆,向後方走去。

走了約50米遠,韓超找來一根長木杆,帶著全排士兵從西南角開始,一路走到到東北角上,直直的劃出了一條長達500多米的直線。

然後韓超給排內士兵下達了命令,命令以這條直線為基準線,每名軍士或者士兵之間間隔五米距離一字排開,然後一名間隔一名的向後一米錯開,排成了一列“鋸齒形”的橫隊。

韓超命令中“鋸齒戰壕”的距離標準為,以他劃的那條線為基準線,間隔一名則向村子方向的後方縱向延伸出一米距離。在橫向長度方面,需要各士兵將自己兩方的共五米戰壕完全打通,且需負責挖通縱向一米距離的與相鄰壕溝的“防空段”。在壕溝深度上,韓超的要求是一點五米,不能再淺,否則士兵在面臨槍彈時將難以直立,但同時也不能再深。一點五米的壕溝深度確實有些淺,幾乎達不到任何國家軍隊土木工程所要求的最低標準,但指揮作戰更多要看的還是實際情況而不是書本和教條,上海地處長江沖積平原的出海口,海拔極低,地下水水位又極高,戰壕挖掘稍微深一些,地下水就會冒出來。韓超看過這個臨近的588團第一營挖掘的陣地,一米半就已經是地下水不會滲出的極限深度,再深的話地下水就會滲上來,而且就算只挖掘到一點五米,戰壕底部還是因為有地下水滲上來而出現了大片的溼土和泥漿。

所以,韓超打算在戰壕挖掘完成之後再派人去找些木板和乾草之類的作為戰壕底鋪墊物來使用,畢竟,泥濘的土地不僅不可能防止炸彈和炮彈引信起爆,同時更是會使士兵們的活動嚴重受阻。

韓超在給眾人吩咐講解戰壕挖掘標準和各種注意事項後,就命令一眾士兵以每人間隔五米的距離呈兩排前後交錯,一線拉開,然後讓眾人取下各自背上揹著的日式軍鍬,馬上開工。

……

因為在韓超和李炳祥交談商議的過程中,近衛混成排的全體士兵就都在營部指揮所坑道外等候,所以韓超和李炳祥的對話他們也都聽到了。

韓超對李炳祥那關於戰壕的建造和使用以及戰術的講解,他們也自然都是聽了個清清楚楚,所以結果就是,他們對於戰壕和防炮洞以及交通溝等等這些土木工程的重要性已經有了個全新的認識,現在和日軍的這種現代化戰爭,早已不是以前打內戰時那樣簡單且粗糙的作戰了,尤其是在日軍火力極其兇猛,而己方火力又極為貧弱的情況之下,這些土木工程建造的好壞,就是在戰鬥打響後丟掉小命或是保住自己一命的關鍵所在。

所以後面的情景也是很明顯的,就是所有計程車兵,無不在奮力揮動手中的軍鍬,拼命的挖動腳下的土地,都是希望能儘可能快且儘可能好的挖掘建造成自己這幾天內會待在其中的戰壕。

眼見韓超帶頭奮力挖掘腳下的土地,眾兵更是幹勁十足,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很多士兵還因為幹活的燥熱而脫去了上衣,個個汗流浹背。

也是因為眾兵這幾天吃到的全是從逃亡民眾家中搜羅來的大米白麵和繳獲自日軍口糧所做成的美味飯食,所以士兵們的體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恢復,雖然各人看起來還是不夠粗壯,但至少在幹體力活時,身上卻都有了充足的力氣。

而且日軍的軍鍬也和日本其他的工業產品一樣,本來就是有著極為嚴格的出廠檢驗和商品上市制度,所以無論此時的日本工業品抑或是後世的日本工業品,都是一樣的用料厚實,且做工精良。而且,這種軍鍬,還是日本軍隊的專用軍用品,其採購標準要求更是比民用品上市標準高的不是一點半點,所以在材料和工藝上就更是精良之極。雖然這種軍鍬不像後世各種所謂的“多功能軍鍬”一樣能剪鐵絲網能砍人甚至造型科幻,但這種樸實無華的單一功能軍鍬,卻帶給了人一種專業軍器的厚重感而且極為實用。

所以從在前面三道戰壕挖掘交通溝的第一營官兵那不可思議的眼神中,近衛混成排的這幾十號人正以極快的速度挖掘,這沿海平原土質鬆軟是一方面,但第一營官兵更驚訝的還是在於這支小部隊兵員的體力以及他們那杆短面寬的軍鍬,在軍鍬上下不斷的翻飛中,大堆的泥土被反扣堆放到戰壕前面,然後又被一點點拍實,最後形成頗為整齊那成堆成片的梯形土質掩體,他們的戰壕不斷沉降泥土仍不斷飛出,活像一群地鼠一般。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