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時期部隊的情況還稍微好些,雖說葷腥很少,營養很差,不過至少還能夠吃飽飯,但中日開戰之後就不一樣了。
大戰時很多前線部隊都不能保證一日三餐,士兵甚至很多時候十天半月都吃不上一頓飽飯,每天就只是靠一兩個窩窩頭來吊著命,在長期吃不飽飯的情況下,士兵的身體自然是瘦弱的如同皮包骨一般。
韓超暗歎口氣,收回思緒,說道。
“以前就不提了,至少以後,班長讓你們頓頓吃飽飯!”
“好了好了,都別盯著鍋了,一個個的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
“都拿出機槍和擲彈筒來,每人再去衣櫃裡或者床上撕上些大塊的軟布,我來教你們槍械原理和武器保養。”
……
韓超拿著自己那把三八式步槍,給他們講解槍械原理和保養知識,然後又是射擊技巧以及注意事項,最後,又大致講解了一下小組進攻防禦和機槍火力運用等等班組戰術。
這群士兵所屬的第98師,不是嫡系部隊,裝備和訓練都很差。
這些地方雜牌部隊以前打仗時很多時候都是從鄉村中直接拉來青壯,發給槍和子彈後就送上戰場,又哪裡會有什麼正規訓練?
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傷亡慘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有著較為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在開戰之初損失太多太快,而倉促募集來的新兵,不僅沒有任何實戰經驗,而且又嚴重的缺乏訓練。
就算殷蒙這種當過幾年兵也上過幾次戰場的老兵,他們的經驗也大多來自於自己的總結,不全面也更不科學,所以在聽到這些經過無數名將提煉總結出來的軍校類經驗和理論後,他們也才意識到自己那極大的缺陷之處。
所以他們都聽的非常認真,多數士兵還邊聽邊擺弄著手上的槍械或擲彈筒,幾個年輕計程車兵還在韓超說完一段後搶著問出不明白的地方。
韓超樂見如此,從他們眼中,他看到了他們那久違的希望。
在韓超毫不吝惜的教授和他們積極活躍的提問之下,士兵們學的非常快,雖說很多還沒有完全理解,但大致上也都聽了個明白,而且至少在理論上已基本熟悉了手中的各種武器。
除猶太人之外,東亞人種幾乎是全球各種族中智商最高的,準確定義上的東亞地區大致也就中蒙日韓幾個國家和地區,而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國人,則又是整個東亞地區智商最高的族群。
中國自從清朝開始落後於世界,並非由於種族智商或“民智未開”等所謂原因,而是源於制度。“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中國之所以落後於東西方發達國家數百年之久,其根源只是在於歷史發展所導致的封建勢力太過強大,近現代先進位制度難以建立並儲存下來而已。
班內官兵學的很快,這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已經大致理解,缺乏的就只是實地訓練以及實戰了,韓超決定到此為止,等過兩天回到後方再增加上實踐訓練他們也就完全掌握了。
……
在講解的時候韓超還不時起身在鍋中攪拌,此時看到飯菜已經煮熟,便吩咐各兵拿出每人的各兩個飯盒排隊上來盛飯。
倒入鍋中的大米有二十餘斤,再加上半鍋水以及魚肉豬肉青菜佐料之類,熬出來後足足有將近40多斤。韓超往鍋中加的水不多,所以這鍋米粥熬製的很濃,幾近可以達到“插上筷子不倒,用布包住不散”的程度,他就是為了讓手下的這些兵吃飽,而且經常吃不飽飯的他們最討厭吃的就是水多飯少的稀飯。因為加了細鹽醬油味增砂糖等佐料,更重要是還新增了魚乾豬油魚肉牛肉這些葷腥肉食,所以一鍋米飯整體充斥著醬色,而且油光閃亮,香味撲鼻。
韓超看了看這垂涎欲滴的十幾個兵,暗歎這個時代的中國軍人還真是苦,就這隨便熬煮的連一頓家常便飯都算不上的飯食竟能讓他們如此渴望,由此也更看出抗日戰爭中中日兩國國力的巨大差距,以及抗戰最終能夠贏得勝利是多麼的艱難。
在韓超的命令下,眾兵排成一列長隊,不分軍職高低,一律按排隊的前後順序上前領飯,這群淳樸計程車兵不僅沒人表現出不滿反而在神色之中頗有些認同與讚揚的味道。
韓超將遞過來的飯盒一一盛滿米飯,又往他們的另一個飯盒裡盛滿另一口鍋裡的魚湯,然後一一遞還他們。
最後,韓超給自己盛了飯,眾人這才坐下。
這群士兵雖然大多沒什麼文化,但都懂得軍中禮數,而且心中更明白他們班長對他們很是不錯,所以在接到飯盒回到位置後每人都只是端著飯盒眼巴巴的看著韓超,等著他先吃。
韓超看著這群質樸計程車兵,心下感慨,本想說點什麼,但最終也沒說出來,只是擺擺手道。
“吃飯。”
就帶頭往嘴裡扒飯。
也不知是餓的還是韓超的廚藝確實不錯,不只這群士兵吃的滿嘴滿臉的油,就是機槍隊與擲彈隊的隊長殷蒙和馬躍,也是頭低下去後就再也沒抬起來過,只是一個勁的猛吃。雖說煮制米粥就是為了讓他們先吃點稍軟些的流食以適應過來,但韓超還是擔心他們身體虛弱,一下吃這麼快腸胃可能出問題,忙提醒著讓他們吃慢些,先喝點魚湯疏通一下腸胃。旁邊一個鍋裡熬煮的是剔下了肉的魚骨,又加了不少蒐羅到的青菜和雞蛋,間中還加入了細鹽米醋生薑蔥花等物,雖說食材仍舊比較簡陋,但味道卻是鮮美無比。
眾兵埋頭胡亂的應了聲,又就著鮮美的魚湯,往嘴裡猛扒飯。整間屋子裡沒人說話,就只聽見連續不斷的咀嚼聲和吞嚥聲,還有稀里嘩啦喝湯的聲音。埋頭扒飯之下,各兵沒多一會就將一飯盒的米飯吃完,然後又自己上前去舀。鍋中飯食仍多,煮出來足足有40餘斤,他們這17人就算每人吃兩斤那都是綽綽有餘。
米飯和魚湯最後都剩餘了一些,眾兵又一起下手,把剩餘的平均分了,直到吃的兩口鍋都見了底,才算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