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青悠也由一開始的不太放心到後來漸漸安心,全副身心都投入到畫線上,每天除了做豆腐、吃飯、睡覺收拾屋子之外,剩餘的時間都悶在東里間專心致志的練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幾天的苦練,終於初見成效,畢竟她不算是初學者,可以算是半路出家,而且她的難題也只在於怎麼熟練用好毛筆。
看著躍然於紙上均勻的線條,李青悠長出了一口氣,總算是可以正式開畫了。
她之前曾仔細觀摩過《行事錄》,發現之所以內容呆板無趣是因為只畫出了一個形狀,人物沒有任何神態和表情,甚至有幾張連臉都沒有,也不知道是作者忽略了,還是根本就沒耐煩畫。
但兩個沒有臉的男女卻各種各樣糾纏,怎麼看著這麼詭異呢?
李青悠就決定她筆下的人物不但要有臉,而且要有各種微妙的神態和表情,畢竟……這應該是個享受的事……吧?
尤其這年代多數是盲婚啞嫁的,便是少女懷春,卻也難免恐懼,讓她們透過她的畫知道那並不是一件恐怖的事,也不失為功德一件。
李青悠想著想著突然笑出聲,正這時候就聽到院子門口有人喊,抬頭就看到是里正來了,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個十七八歲,肩寬背厚的小夥子。
小夥子叫劉小三,是里正找來替李青悠家出河堤任務的。
“一共二十天,開始幹十天,挖河堤的時候官府管飯,中間歇十天,然後再幹十天就完事了。”里正一一交代,“幹活的時候你們家一天給十五文錢,攏共三百文錢,你要覺著行就這麼定了。”
其實沒什麼行不行的,李家沒男人,不行也得行,要不然就只能李青悠去挖河堤了。她一個小姑娘,便是使出吃奶的勁兒也沒用。
再說一天十五文並不算多。
李青悠點頭說沒問題,“那咱們這個錢是上打租還是等完事了一塊給?”
她說這話的時候是看著劉小三的,畢竟幫忙幹活的人是他,然而劉小三卻看向里正。
“現在給吧。”里正做出了決定,還補充了一句,“二十天的一塊給了,省得麻煩。”
一天十五文錢,二十天就是三百文錢,不算多,卻也不少。
李青悠痛快的答應了,回屋從錢匣子裡拿出三串錢來,一串錢是一百文,事先數好了串在一塊的。
回身想要交給劉小三,卻發現他根本沒跟進來,只站在院子裡看著這邊,在她身後的只有里正,李青悠就把錢給了他。
“那就這麼著,往後有啥事就找俺。”里正說著出了堂屋,帶著劉小三走了。
李青悠回去東里間之前還特意轉到西里間看了看阿弟,自從那天讓他繡荷包之後,這些天一直拘著他在家做女紅,看著整齊多了的針腳心裡竟覺得很有些自豪。
尤其看到他養的白回來的小臉,更覺欣慰。
“這就對了嘛,小姑娘就該是這樣子的。”李青悠揉了揉阿弟毛茸茸的頭,白白嫩嫩的,安安靜靜的,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