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會的選址在鎮的西北角。
這裡是兩條大溪的匯合處,兩岸有竹垛柳樹,相映成趣,而且水清草綠,旁邊恰好有一塊大而平坦的草地。
而且這裡一邊靠著鎮上的街道,一邊是連綿的青山,風物俱佳,非常適合舉辦這樣的文會。
申時三刻的時候,草地上已經由一些雜役擺了三四十張桌椅,皆是獨立的低案小几。
除了上座的五張桌椅是平直的,其餘的桌椅分兩排圍成一個圈,中間升起一堆篝火。
既然是燈節,四周自然要有燈,用竹子搭成的支架上掛著不少燈籠,造型各式各樣,顏色不一,等天黑時點上燈,一定非常好看。
還沒到三刻,旁邊就圍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讀書人,也有不少街上的居民或鄉下來看熱鬧的,男女老少都有。
等三刻一到,有請帖的才人士子談笑風生,紛紛對號入座。
這些都是有林風鎮功名的人。
平時這些讀書人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現在在眾目睽睽,無數羨慕的眼神中入座,更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般。
待大家坐下,又有五人攜手而來,坐在上座。
“居中的肥胖的老者是府裡的何教喻,這次活動由他發起的。他右邊的乾瘦的中年人是縣裡的陳教喻,最左邊的老者是我們鎮上林風學院的院長彭夫子,桃李滿天下。”
旁邊圍觀的人群中,有人開始議論起來。
旁邊一個讀書人聽了,便問;“那最右邊的乾瘦老者是誰?”
“這是趙夫子啊,這屆科舉的案首。”
“哦,原來是他,他年輕時就已經是我們鎮上有名的才子了。”
另一個人加入議論,疑惑的問;“我以為他早就考上舉人了,怎麼如今又去考秀才了?”
一開始說話的是個三十多歲的胖童生,見有人向自己請教,則得意的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的秀才功名曾經被人頂替去了,如今重新考回來,今年秋闈說不定就考上舉人了。”
“那何教喻左邊的年輕人是誰?怎麼沒見過。”
“是啊,他何德何能,居然坐在第二席位?”
胖童生攤攤手,搖頭道;“這個我也不知道。”
一個穿著綢緞的讀書人道;“我知道,他是知府大人的侄子……”
胖童生長長的哦了一聲,道;“知府大人的侄子也來了?難怪能坐第二席位,原來是有個好叔叔。”
“是啊,比陳教喻的席位都高,這就很離譜了……”
四周的人小聲的議論,而坐席上的人也互相交談著。
不多會,開始有人用托盤端上早就準備好的吃食。
托盤裡有一小壺酒,一小壺茶,一疊糕點,一疊瓜果,一疊白肉,一疊菜蔬,兩隻小杯,一雙筷子。
每種東西的分量都不多,一個人大體可以吃飽。
不過文會不是以吃吃喝喝為主的酒席,有這些酒菜也夠了。
待上完菜之後,上座居中的何教喻站了起來,準備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