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少年也是農村人,家務都能做好,把五個書生服侍得非常周到。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四月十八,府試正式開始。
府試一般考四到五場,由知府知府主持,府裡的教喻主考。
其中第一場最為重要,科目分為帖經、雜文、策論,能不能過基本就看第一場。
後面幾場大體是複試,稱為招覆、再覆、連覆。
畢竟是在府裡考試,考場比縣裡的好了些,而且各方面也更嚴格,考生進考場時層層搜查,進了考場便鎖住大門,考場周圍有士兵巡邏,嚴厲禁止考生移席、換卷、丟紙、說話、顧盼等作弊行為。
步儒讀書一直很認真,再加上這段時間和四人交流,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這次考生的八股文題目是大題,有些難度,他思索了整整一個時辰才敢動手。
而五經文自然是繼續取自己的本經《尚書》做答,他看到了題目,恰好是和妻子以前論證過的,妻子當時說了很多觀念奇異、仔細想想卻頗有道理的話。
於是揣摩了一下文辭,便快速答了出來。
還有策論題,策論一般是考一個讀書人的政治處理水平,這次的題目大意是怎麼處理外地來的災民。
步儒想了想;安置災民,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讓他們安定下來,不要到處流動,破壞莊稼,浪費勞動力,還造成犯罪隱患。
而安定下來,最好是有一份能餬口的工作,林風鎮去年就開始出現過流民,當時他就想過如果自己是一縣之主,要怎麼安頓好他們。
這些想法想多了,自然就比較成熟,所以此時回答策論,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助,很快就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錦繡文章,再琢磨修改一下文辭,詞藻,直到自己滿意了,才寫上答卷。
下午大概未時末,天色還很亮,步儒答卷考完,起身去交卷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還在奮筆疾書。
教了卷子,門口處已經等了不少人。這些都是交了考卷的,但是需要等齊三十人考場才放一輪人,所以都等在這裡。
在這裡等了好一會,看到了沈輕舟也交了卷,兩人對視笑笑沒有說話。
出了門,很快找到早已經出來的趙夫子。
見他滿臉笑容的樣子,應該考得不錯。
三人沒有先回去,而是在考場旁邊聊了兩刻鐘,盤文海也出來了。
四人又繼續等了兩刻鐘,天色已經昏暗,最後考場的人快全部走光了,步水雲才疲憊的出來。
接下來的幾場考試隔天考一場,相對輕鬆很多,考生甚至可以不去的。
但五人都去了,全部考完,才重重的舒了口氣。
此時距離開榜最少要四五天,這段等待結果的日子,就考生狂歡的日子。
不管有沒有信心過的,都會放鬆下來,吃吃喝喝,或飲酒作樂,甚至去青樓尋歡。
所以府裡的青樓酒肆生意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