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鄧家買兇殺人,自然是先交一部分錢,成功了再交齊的,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
陳治母子相視一眼,道;“我今天想和夫人說的,正是這件事。”
姜儀點點頭,等著下文。
“那三當家,就是我失散的父親!”
此言一出,頓時把她鎮住了。
她一直為這件事感到蹊蹺,卻從未想過這個人會是陳治的父親。
接著陳治把和父親的走散,相遇後說的話大部分說了出來,最後,他父親要求他們母子回去的話也說了。
他們母子要走?!
姜儀由鎮住變成呆住。
夫君負責讀書,自己負責持家,現在自己把家持得還算不錯,其中最大的貢獻,自然是自己前瞻性的思想做指導。
這點是不可否認的。
但是有想法不夠,還要有行動。
很多事自己無法分身去做,或者女流之輩不適合去做,比如雜貨店,她不可能兩個店都去照看,比如車隊,她無法去做隊長。
所以她需要更多的手腳去做這些事。
之前最好的手腳,就是弟弟,他不但是自己的親弟弟,還是個很好的執行者,也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當初就是有了他,這個家才開始慢慢變好。
從弟弟離開之後,陳治母子無疑是自己身邊最得力的人。
黎二孃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條,儼然是步家的管家。
而陳治雖然年紀不大,但做事極有章法,辦事能力比大馬哥還強。
此時若他們兩人離去,自己真的不知該怎麼辦好。
但人家是一家團聚,怎麼能阻止?
不說於情於理自己都不應該去強留這對母子,就算強留,又憑什麼留住人家?
見姜儀整個人呆了許久,陳治抿了抿嘴唇,道;“我拒絕了我爹,回來後和孃親商量過了,這幾天我把娘送過去,便再回來。”
二孃此時動情的說;“夫人,你待我們母子恩重如山,在你身邊的日子,是我們母子最開心的日子,所以我兒打算再回來,我是非常支援的。而我則是過於思念小兒,才要過去看看的。”
姜儀點點頭,她和小兒子一年多不見,自然是思念得緊,此時要去看看也是人之常情。
二孃接著說;“此時我也說不準,若在那邊不自在,我還回來,不知夫人到時……”
姜儀笑笑;“治哥兒說的,我們兩地離得又不遠,到毛家村也不過八十餘里,你若在那邊呆厭倦了,隨時歡迎你回來。”
毛家村就是大桂山山寨腳下的村子。
“如此就謝過夫人了。”二孃高興的走過來,對著姜儀跪下磕了個頭。
雖然姜儀一直不把兩人當下人,但兩人在古代思想的禁錮下,則是一直把自己兩人當下人的。
姜儀過去扶起她,兩人的手緊緊抓在一起。
次日,姜儀出去買了不少禮物,讓陳治母子二人帶上,目送他們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