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一肚子火,但也正是因為是真正關心,才會哀其太懶怒其好吃,心裡窩火是因為關心啊。
姜儀道;“那就別說他們了,我們回去做飯吃。”
簡單的午飯很快就做好,飯菜端上桌的時候,姜臻也回來了。便叫了步儒過來,大家一起坐下隨便吃點。
步儒夾了薯苗道;“這薯苗真好吃,口感很好,還有點滑滑的。”
“是啊,有這薯苗當青菜吃,就算地下不結果也值得種了,”步水貴吃了幾根薯苗菜,開心的跟著說。
姜儀也笑道;“北方人多愛吃肉,南方人大部分已經習慣吃青菜,如果有這個薯苗,沒青菜吃的時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今天去到集市,我看到了不少北方人。”見說道北方人,姜臻插嘴說了一句。
步儒問;“是來這邊做生意的嗎?”現在商業發達,出現北方人在來做生意也很正常。
“我們這窮鄉僻壤的,有什麼生意好做的。”姜儀疑惑的反問。
姜臻道;“不是,聽鎮上的人議論是逃難來的,北方出現災荒了,有些人過不下去,就逃到我們這地方來了。”
別看現在林風鎮這裡還一片太平,但其實聽說外面還是挺亂的,特別是北面,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冬天總是來的早,去得遲,貌似明末的小冰期一般,而且年年雨水不足,導致莊稼什麼都長不好,民不聊生,賊匪四起。
“唉,別管人家,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步水貴又夾了一根薯苗放進嘴裡,邊咀嚼邊道。
大家窸窸窣窣的喝著米粥,步儒忽然道;“妻弟,下午我和你去一趟鎮裡吧。”
“你不在家好好讀書,去鎮裡幹嘛?”步水貴皺眉道。
雖然已經分家,但是步水貴在步儒的心中積威猶在,他喝了一口米粥,隨意嚼了幾塊吞下,低下頭道;“我手中的《大學》已經讀完,想去鎮上跟趙夫子拿新書。”
趙夫子就是那落魄老秀才。
姜儀點點頭,道;“居然如此,我陪你去吧,我順便去進些貨。”
步儒雖然沒有正式拜趙夫子為師,但他事實上已經是步儒的經師,過年的時候沒有去拜訪已經顯得失禮,此時雖然遲了點,但總比不去拜訪好吧。
《大學》一書,有經一章,傳十章,不足五千字,若是尋常文章,不用半個小時就能看完。
但是這幾千字晦澀難懂,聖人之意精深奧妙,不是一目十行讀過就可以的,再說這本書經過無數前賢詮釋,裡面的註釋也有不少字。
這些註釋也是聖人之意,是科考的標準答案,將來科考也是要考的,所以也要吃透。
想背誦全文和註釋,並大約理解裡面的意思,需要不少的時間。
不過勤奮的話,一個月也差不多夠了,而步儒已經讀了快兩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