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貨原本夠姜臻一車拉完的,結果因為步修的出現,有幾個人把貨給他拉了,所以沒裝滿。
不過姜臻還是很大氣的,第一;他或許知道自己怎麼說也是外村人,人家本村人。
第二;這個人是姐夫的哥哥。
第三;去的路上一般還能收到一些貨的,所以也神色如常,沒有絲毫不滿。
吃過早飯,兩輛車吱吱呀呀的上路了。
春天越來越濃,店旁邊的兩株桃花一株李花都凋謝了,一地落英。
中午吃過午飯,姜儀幫一個小孩拿了一銅錢兩塊的麥芽糖後,把店裡的地面清掃了一下,然後想拿起桌面的鞋子,正準備繼續納鞋,忽然看見桌面有一塊布包著的東西。
她記得剛剛這裡還沒什麼東西的,此時怎麼會忽然多了?
於是她拿起來開啟布,卻發現裡面是一本書。
書面還有一張紙,上面寫著一行字;君子無所爭,揖讓而下飲。七日後午間令稚童取書,若未讀完可以告知稚童,下次欲借何書,亦告知稚童,附陋室藏書單一份。
姜儀見了,臉上莞爾,古代人質樸由此可見一斑,那沈家少年郎恐到時自己嬴得不光彩,所以暗暗把書借過來了,可見也是個大度磊落之人。
把書送過去給相公後,他也頗為歡喜,連聲誇讚那同窗沈輕舟有君子之風。
回到雜貨部,弟弟走了過來,似乎有什麼話說,欲言又止的。
姜儀沒理他,假裝沒看到,繼續納著鞋。
如今白日越來越長,弟弟和陳治打算一日走三趟,這樣能賺更多錢。
姜儀怕他辛苦,所以沒答應。
她以為弟弟又是想和她商量這件事的。
“姐,可否給我點錢?”姜臻猶豫了很久,終於鼓起勇氣開口了。
姜儀愣了一下,看了看弟弟,便問;“要多少?”
“三兩!”
“啊!”姜儀再次抬頭認真看了看他,發現他眼中滿是渴望。
於是站起來,回到書房那邊,拿了錢便過來,遞給弟弟。
姜臻接過錢,打算離去,卻又折了回來,依在門口問;“你不問我要錢幹嘛?”
“有什麼好問的,你是我弟弟,我瞭解你,你不是亂花錢的人,要錢一定有用處。”
姜臻愣愣的看著她,他想不到姐姐對他是如此信任。
姜儀笑笑,又道;“再說,這些錢是你賺的,我們姐弟誰拿去用都行,只是我希望你花在值得的地方,因為你也是大人了,懂事了對嗎?”
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你要說他懂事,簡直是笑話。別說在前世只是個讀六年紀,最多是讀初一的學生。
就算在窮人孩子早當家,普通人十三四歲結婚的古代,十一歲都不會很懂事。
但是,這個年齡的少年,也懵懂的知道一些事情了,會處理比較簡單的人情世故。
特別像弟弟這般,經受苦難又特別聰明的人,他們會很渴望長大,變得成熟,希望別人把他當大人看。
你越高看這樣一個少年,他做事就越有信心,越快成熟。
見弟弟一臉的感動,她關愛的伸手幫他擦了擦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