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臻絲毫不怯場,笑吟吟的道;“真的,但人不坐可以跟著走,只收四銅,放上來吧。”
那婦女大喜,她一籮筐米糠有四十斤,揹回去肩膀要脫一層皮,請挑夫的話,人家要8銅,畢竟要走這麼遠路,所以正在無奈。
此時聞言忙響亮的應了句;“好嘞!”
說著搬起米糠就放在車板上。
還有個可能是在村裡做豆腐的老漢,買了一擔黃豆,請挑夫要12銅,聽聞這裡只要8銅,當然是選擇牛車。
然後,來了個扛著一麻袋糙米的瘦弱大漢,手裡拉著一個哭泣的七八歲的小女孩。
“我這閨女走路不長眼,摔破膝蓋了,不願走路,可以坐車嗎?我到姜家村。”
姜家村只有15裡,正是姜儀之前的村子。
姜臻非常老練的道;“可以可以,只要三文就可以了。”
小女孩聽說一會可以坐車,頓時破涕為笑,開心的拍起手掌來。
接著,又來了個由婦女攙扶著的老嫗,因為來鎮裡看病,要回10裡外的謝家村,但是腿腳不便,婦女自己也瘦弱,背不了她多遠,聽說3銅聽說可以坐車回去,好像怕姜臻反悔似的,忙不迭的先付了錢。
畢竟是個大鎮,而且往這條路也有四五個大村子,所以人很多,不一會,板車上就堆了不少貨物。
姜臻幫幾個貨主把貨在板車上碼好,用麻繩稍微攬了下貨物,然後扶著老嫗和女童在車頭坐好,吩咐她們抓緊扶手,自己在前面趕著牛車,往環山村走去。
此時天色漸黃昏,因為一車貨聚集在一起走路的人跟在車子旁邊,說說笑笑的一起走著。
揹著糙米的大漢原本想省幾個銅錢,最後累得不行,把貨往車上一碼,輕鬆愜意的走起來。
一路緊趕慢趕,路上有人卸貨或下車,終於在天色昏暗的時候回到了步家村。
三人回到家一合計,這一趟運費賺了32銅。
“太好了,一趟就得32銅,一個來回就60多銅,一天要是來回走多兩遍,那不是可以賺200銅?十天就賺2000銅……”步儒目瞪口呆,不敢往下算。
姜儀噗嗤一聲笑道;“20里路,正常的人和牛走路大概需要一個時辰,加上來回路上卸貨浪費的,等人要些時間,一天最多能跑兩趟。而且不可能每趟都能有這麼多貨的,需要打個折扣,一天有150銅就差不多了,然後還要算是牛的成本,它一天拉四趟車,營養肯定要好些,每天早上最少要喂一斤黃豆,加上草料人工,一天能淨賺100銅就很不錯了。”
一百銅也不少了,兩個男的臉上露出興奮的光。
“春芽的腦子就是好用,這麼好的主意都想得出來。”步儒這時不吝誇讚。
姜儀白了他一眼,笑道;“這是借地利行事啊,要不是有這麼平坦的路,牛車也做不起來。”
頓了頓又道;“弟弟,你今天的表現很不錯,以後你就負責趕車好不好?”
“好好,”姜臻高興的猛點頭,他正因為沒有了泥鰍抓而鬱悶呢,現在可以趕車,每天可以去鎮上,很好玩的樣子。
“你要記住,趕車不能貪多,一次最多拉一千二百斤左右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會估算,就記住;籮筐最多十擔,麻袋最多12袋。”
姜臻認真的聽著,不斷的點頭。
姜儀繼續道;“人的話能不運就不運,硬要坐的也不要超過三人。”一個人很少上百斤的,因為坐車的基本都是老人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