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鰍不但補充來了家裡的吃食,還能給家人增加營養,還能把田翻了邊,很多人都樂此不彼。
溝壑裡的泥鰍比較少,所以就挖半天,再用半天讓姜臻學習。
近十天下來,又有了近百斤的泥鰍幹。
一天早上,冬陽又出來了,暖融融的,步儒在門口讀書,姜儀在給泥鰍幹翻身,姜臻則在低窪地挖爛泥。
他先把一些爛泥把到處漏風的屋子縫隙都糊上,這樣晚上睡覺就不用灌冷風了。
然後把整個塘底整平,接著修築低窪地的周邊,特別是向著澗溪的堤壩,搬些石頭加固,並留了個入水口,一個出水口。
他雖然才11歲,年齡不大身體單薄,但是做起事來卻非常認真,加上最近段時間營養好,所以個頭力氣也長了些。
姜儀看他認真工作的模樣,心中暗笑;這傢伙看樣子是想成為魚塘主啊。
這時,忽然見小河對岸有有十一二歲的小少年正匆匆的走過,仔細一看,是步儒的親弟弟步佑,正是她病倒時,帶步儒去拿了一塊姜和兩顆紅棗的小傢伙。
“阿佑,怎麼了?你急匆匆的要去哪裡?”步儒也瞧見了,遠遠的喊了一句。
步佑遠遠的大聲喊道;“二哥,我們家的牛病了,爹爹叫我我去鎮上請獸醫看看。”
“怎麼會病了?”
步佑一邊小跑一邊說;“不知道,早上還好好的,現在肚子忽然變大了起來,好像快要死了。”
這個年代,一頭牛可不是貴重物品,一般的農家有一頭牛就是全家之寶了。
“我過去看看。”步儒把書放回房內。
“儒哥兒等等我。”姜儀跟在後面。
踏過吱呀吱呀的竹橋,到了對面的大路往村子跑。
大路的盡頭是村子中心了,這裡有一棵大榕樹,榕樹下圍了一圈的是村民的房子,步家就是其中一間。
步家在村子也算富農,三間大瓦房圍成一個院子,側邊還有一間小點的是雜物,豬圈雞舍牛欄合為一體的房子。
此時很多村民在院子裡面,看著院中的一隻大牛犢。
此時這大水牛犢站在院子一個角落,肚大如鼓,口中哞哞的叫著,聲音透著哀慼。
“這牛犢有一年半了,一般兩週年的牛為成年,這眼看快成年,正是可以賣力氣的時候,若是沒了就太可惜了。”一個圍觀的村民搖頭嘆息。
另一個村民道;“我看著牛是中了蠱,它的肚子會越來越大,最多再有半個時辰,必死無疑。”
“我也聽過,應該是在山上吃草的時候吃了什麼蟲就會這樣了。”
“老步,趕緊殺了吧,不然獸醫沒到牛就死了。”有人好心的勸道。
“對啊,趁沒死殺了,肉質還好些,這一身肉大概也能買個幾兩銀子。”
一頭成年的牛大概值十多兩銀子,主要是看牛的健壯程度。
像這樣未成年的牛,八兩銀子就頂天來了,何況這牛不夠健壯。
要是死了賣肉就很難說,但絕對會虧。
賣得好差不多能賺回活牛的錢,賣不好就虧大了,還要浪費了幾天功夫。
眾人的話讓蹲在旁邊愁眉苦臉的步水貴有些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