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的資產,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直接給民科宇宙探索集團輸血,源源不斷的提供資金支援。
正是有夏氏珠寶和崑崙公司的注資,民科集團一路瘋狂躍進,開始了在這個修仙時代,藍星上最瘋狂的科技進步之旅!
當然,為了加快這個程序,蘇逸也沒有閒著,在全宇宙直播間裡面,購買了一大批小型空間飛船。
那些小型空間飛船,大多都是二級科技文明的產物,算得上是二級科技文明常用的運輸船,價錢在蘇逸看來也相當便宜,每一艘只有不到一萬紅鑽。
蘇逸一口氣買了一萬艘,這還是因為對方產能不足,一時間無法大批次提供的原因。
飛船的大小,只有一間房子左右,但裡面跟空間戒指一樣,屬於獨立的小空間,大概能容納一個小型縣城的規模。
蘇逸把這一萬艘飛船放在一起,由李白出面,請了瑪雅文明的人(不打不相識嘛),把上萬艘飛船的空間壓縮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裡面空間巨大的宇宙飛行器!
這個飛行器,裡面的空間規模,大概相當於兩個藍星左右,可謂是超級空間飛船了。
而它的外部體積,卻只有一公里見方,看起來四四方方的,就懸浮在地月軌道,跟月球反方向的地方。
不僅如此,蘇逸還斥資在外太空買了一個優質行星,花了不到十萬紅鑽,得到了大量的稀缺元素。
透過瑪雅星系的科技,把行星壓縮排宇宙飛船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飛船內行星系統。
只不過,這個飛船內部是沒有太陽的,所有行星上的能源,都需要靠外部供給。
藍星上資源貧瘠,當然是不夠的,蘇逸又花了十萬紅鑽,買了一整套二級科技文明的袖珍能源系統,可以源源不斷提供相當於整個太陽能量的能源。
當然,這種當量的能源,對於未來空間遷躍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只能維持飛船內部的正常運轉而已。
如果要空間遷躍,估計需要的能源,應該是一百個太陽的能量左右。
但蘇逸絲毫不擔心,畢竟他有足夠的錢,可以各種在全宇宙直播間裡買買買。
如果不是由於技術保密,空間遷躍技術屬於絕密科技,都被各個三級宇宙科技文明牢牢把持不賣得話,蘇逸早就把一整套買回來了,還省的自己製造了。
不過,蘇逸並不著急。
有了空間飛船之後,蘇逸把自己整個民科集團的科學家,包括所有裝置,全都遷到了飛船裡。
誰也想不到,在地月軌道上,靜靜飄著的這個不大的立方體,內部空間環境裡,竟然會有兩個藍星那麼大,而且各種能源資源極為豐富。
可以說,經過這一系列的大手筆,蘇逸已經把這個立方體的宇宙飛船,打造成了第二藍星基地!
蘇逸給它起了個名字,就叫藍星——第二科技分星!
後來,由於這個名字實在太長,大家都喜歡簡稱它為“科技藍星”,用來和藍星作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