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一回,開槍的人是羅橫!
四槍之後,羅橫沒有繼續開槍,而是大步流星,向著開始槍響的方位衝去。
途中隨時警惕著周圍的動靜。
很快一腳踢翻街邊一處關著的鋪門。
羅橫衝入鋪面內。
只兩步在牆壁之上借力。
人已上了二樓。
窗臺上,躺著一個人,肩頭在咕咕的冒著血。
看清這人的長相。
羅橫的眼睛不自覺的眯了眯。
“為什麼?用我發給你們的槍,反過來殺我?”
語氣森冷無比。
這一回,羅橫確實是怒了!
因為,他已經認出,這個被自己槍鬥術,一槍射穿肩頭的傢伙,居然是自己這些天。
訓練的民團成員。
三十三名民團成員,加上鐵蘭她們那十二個女子。
是羅橫準備留給沙河鎮這個根據地的武裝力量。
古人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祀,就是祭祀蒼天與先祖,在科技不發達,生產力低下的年代。
這兩項活動,象徵的就是一個勢力的思想形式,套用一句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意識形態!
而戎,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武裝,是軍隊,是勢力保衛自身的強力機構。
思想上,羅橫打算先從小處著手,分給沙河鎮民利益。
讓他們少交租金,不用繳朝廷的賦稅。
讓所有的人,都先吃飽飯,過上比他們從前更好的生活。
然後再慢慢引導改造。
羅橫甚至都已經想好了,有自己在,有揹包空間的便利。
自己可以去洋人那裡搬,去清廷貪官那裡搬,去其他地方,那些為富不仁的地主老財那裡搬。
無非就是自己多出點力,讓沙河鎮儘快跳過原始積累的階段。
真正步入正軌。
然後再慢慢引導他們,開辦新式學堂,讓全鎮所有的孩子都讀書。
讓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
擰成一股繩。
在接下來的大時代中,讓沙河鎮成為亂世銅爐中的一方淨土。
為這個民族,為自己的祖國,多萌發一處照亮前程的火源!
只可惜,所有的一切都只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