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一民的境界沒到化勁,卻也只差臨門一腳。
只是這一步幾乎攔下了整個江湖,能邁過去的鳳毛麟角。
這樣的高手,又豈是二冬能對付的。
當初,丁連山與羅橫說,拳練在形,勁練在人,意練在神之時。
羅橫只懂第一句,拳練在形是什麼意思。
第二句勁練在人,便只是一知半解。第三句更是懵懂,完全不解。
後來丁連山夜探拳館,與羅橫見面,再次點化。
羅橫終於體悟到勁練在人的真意,在來上海的路上,他大多數時間,都在閉目假寐。
花姐只當他是故意不理會自己。
卻不知道,羅橫其實一直在慢慢體悟自己的身體。
如今見到匡一民,想起電影之中,這位前半生痴迷武道,進步飛速。中年時卻忽然轉而追求大勢。
終於對第三句話,有所感悟。
所謂意練在神的意,便是意志心氣,人只有精神意志達到某種極致。
才可能明勁,暗勁同時達到圓滿。
氣勁由心,貫通周身。收發自如,內外潔淨。
但是,人吃五穀雜糧,想要潔淨身體,已是萬般艱難。
生來接觸外界,成長過程中貪嗔痴怨,喜怒哀樂沾染,想要洗淨這些,精神至誠更是難如登天,華夏五千年曆史,無數驚才絕豔的前輩天才。
能做到這一點的,也沒有幾個。
於是便有人總結出經驗方法,借某種強烈的情緒為引,洗滌心志,以達到內外通透,攀越巔峰……
當年丁連山是八卦門大師兄,無論實力修為,還是名聲地位,都遠在宮保森之上。
卻甘願放棄一切,參與刺殺割地賠款的滿清外務大臣。
當眾打死欺壓國人的東瀛高手。其實就是在借民族大義,養胸中義氣。
最終成就守護的意志,養成守護精神,這便是出神。
養出自己的神,便可步入化勁,成就宗師。
也正因為如此,丁連山後半生幾乎一直在貫徹自己的神。
但凡有人損及到八卦門的威名,或是威脅到師弟宮保森等他所在乎的人。
丁連山便會出手,守護著自己所在乎的一切……
而這個匡一民,從一開始便將目光,落在了天下大勢之上。
想借天下歸一的大勢,烈火烹油,成就自己的神。
從過程上來說,無疑比丁連山所選的借民族大義,養出的守護精神更難成就。
這倒不是說他所選的歸一大勢,就會比丁連山的守護強。
意志之神沒有強弱,區別只在於孕養的程度而已。
輔佐名主,成就歸一大勢,從另一角度來說,就是匡一民的成道之路。
三十年來,他都不知失敗過幾回了。如今都六十多歲,再拖下去,匡一民縱使暗勁大成,也沒多少時間了。
二冬此時卻想殺楊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