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父親從內堂向著自己這邊走來,顧靈澤心中更是七上八下,想著當下的糟糕局面,想到把自家大姐聘禮輸光後的可怕後果,頓時覺得手內的羽箭重若千鈞,是怎麼都投不出去了。
顧況來到自家兒子身邊,面上依舊笑笑顏不改,可是森冷低沉的聲音,卻表示著他的內心並不平靜,“澤兒,不要擔心,一時的落後並不能代表最終的結局,放心擲。”
聽著父親安慰的話,和放在自身後背上表示放鬆的手,可是手上的力道無不表示著父親的憤怒和要求。腦中種種雜念不斷翻湧著,身上的壓力也不住的壓力,重若泰山的羽箭,他艱難的向上舉起。
小小的投壺遊戲,平時很容易做到的動作,今天是怎麼都投不出。額頭上和後背不住的出汗,耳中也嗡鳴鳴的,腦子裡也亂哄哄的,顧靈澤感到血往頭湧,眼前也是突然一黑,身子便軟了下來,要倒在地上。
而早就注意到顧靈澤異常的李中明,眼疾手快下,將顧靈澤急忙扶起。
周圍的人也被眼前的突發狀況嚇了一跳,顧況更是被當下的狀況急的眼冒金星,頭上更是宛若火山爆發,想到眼下的困局還未解決,再出現一個顧家子弟被投壺遊戲輸暈的傳聞,顧家幾代積攢下的名聲就要毀在他的手中,他要如何才能對得起顧家的歷代先人的艱苦奮鬥。
看著眼中冒火的顧況,李中明連忙高聲喝到:“我家小郎君年幼力弱,如今多番輪轉下,已是不易。現下力盡昏厥,還請諸位海涵,容許顧家換人再戰。”
聽到李中明的救急之言,顧況的面上也緩和了下來,連忙安排隨從將顧靈澤扶了下去。將大兒子和身邊的長隨,都叫到身邊,最後讓李中明也加入了進去。
“如今情況緊急,你們說如何解決?”,顧況著急的詢問道。
“主君,當下還有時間,還需換上一個擅長投壺的高手,拉近比分。”
“只是當下時間緊迫,上哪裡尋到擅於此道的高手?”
“還有選用人選的年齡也需讓對方挑不出錯來。不然找出一個年齡相差很大的投壺高手,只會被吳府中人和旁觀的眾人,恥笑以大欺小。”
……
眾人七嘴八舌的發表著意見,雖然聽著都有道理,可是選用的人選卻是絲毫不提,但是都不時暼著顧靈清和李中明。
顧況知道眼下時間緊急,不能多加耗費,具體的人選,先不論投壺的技藝水準,只是年齡合適的,而且還和顧府有關聯的,就只有眼前的兩人。
對於自己的大兒子,他是瞭解的,其並不擅長投壺射箭,即便已在府內練了好幾年,可是顧靈清在這方面是真的沒有天賦。雖然他每日都堅持訓練,可是中率並不高。
相反,新進府的李中明,聽府內有人說,卻是有幾分天賦,而且還私下常常多加訓練。
再加上,如果由顧靈清上場,最後還是沒有追上比分,那麼顧府不僅要將聘禮返還回去,臉面可也是被輸的乾乾淨淨,還要被旁人議論:堂堂仕宦之家,延綿數代,竟無一人可用。但是如果讓李中明上場,那麼即便依舊輸掉賭約,也可對外宣稱,是其自高自大,目無中人,妄圖揚名得譽,極力自薦。而自己則是疏忽大意,被其矇騙。這樣既可以轉移世人的注意力,也可以有脫詞,將顧府從賭賽後的不良影響中儘量摘除出去。
將腦海中的想法轉過來又轉過去,思考再三,反覆衡量。顧況將李中明召到面前,以和緩的語氣說道:“中明呀,你也入府好一段時間了,能夠感覺到顧府對你並無虧欠。雖說顧府對你並無多少恩情,可是如今府內面臨著如此困境,當下合適的人選就只有你了。”
“主君言重了,中明寒微之人,能低技淺,身無長處,怎能擔此大任”,李中明知道自己入府來便開始練習射箭,雖然日夜不輟,風雨不絕,但是時間還是太短。即便平時與府內公子投壺遊戲時,自己的中率極多,勝率很大。可是,當下這個時機,卻不是出風頭的時候。
畢竟,眼下的情況,處理好,或許獲利極大。可是一旦處理不妥,那一定會成為背黑鍋的那個人。總的來說,此刻強出頭風險極大,得不償失。
看到李中明推脫不應,顧況知道他擔心的是什麼,只得允諾道:“中明,此危機時刻,就不要推脫了,我知道你在擔憂什麼。你放心,此時你只管上場,無論最後結局如何,我都不會怪罪你的。畢竟,此刻唯你合適。即便最後狠狠輸了,也不能讓吳府和旁人笑話我們顧府懦弱無剛,不敢應戰……”
接著又是連連一番懇求,李中明看到如此狀況,已知此事已是推脫不去,只得勉強答應,但還是提前說了留下退路的話,也得到了顧況不予追究的承諾。
顧況攜李中明正式上前,向著吳小伯爺表示,顧靈澤脫力昏厥,眼下府中唯有李中明善於此道,故而希望其接替出戰。而此時已經遙遙領先的吳小伯爺,面露得瑟,搖手示意說,只要是顧府來人便可,自己並不在意。
接下來比賽繼續,李中明,手持羽箭,深呼口氣,舉手挺身,一隻羽箭已經乾淨利落的投出,哐噹一聲,已入壺口。
看到李中明乾淨利落的動作,吳小伯爺卻毫不在意,也接著投出羽箭。可能是疏忽大意,這隻羽箭碰到壺耳,卻是又蹦了出去。而李中明依舊神色如常,手中動作依舊平穩,一隻羽箭又幹淨利落的擲了出去,這隻羽箭卻是中了壺耳。接下來吳小伯爺也投出了手中的羽箭……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下,李中明發揮穩定,手感越來越佳,而吳小伯爺則發揮的有點失常,為了加大分差,多次羽箭都是奔著壺耳投去的,可是卻遺憾的從壺耳中蹦落而出。
故而,一番較量下,比分在漸漸拉近,分差也在縮小。可是,線香已經燃燒的,所剩不多了。現在比分四十四籌對三十六籌,依舊是吳小伯爺領先。
熟悉了手感後,李中明持羽,投出,動作依舊那麼標準,依舊那麼平穩,雙羽齊發,鐺鐺兩聲,雙耳已成,得六籌。
而此時的吳小侯爺也漸漸感到了壓力,穩了穩精神,調整調整了動作,一俯身,一投擲,一記貫耳已成,得四籌。
接下來雙方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番爭鬥下,戰況極烈。憑著李中明的多次冒險下,也幸虧他的運氣極好,投出了多次雙耳,使得比分拉近到六十二籌比五十八籌。此時,線香已經接近尾聲。
“鐺鐺”兩記清脆的撞擊聲下,吳小伯爺投出了一記六籌。壓力立即來到了李中明這裡,眼看時間就要到了,李中明也穩了穩心神,緊了緊身形,一羽在手,再仔細瞄了瞄壺口,一羽乾淨的飛出,慢慢朝著壺口落下,“呼呼”沿著壺口下了下,並沒有蹦出,而是斜倚在壺內。
原來這是一記倚杆,十籌,這也引得眾人的呼聲一片。畢竟,倚杆不常出現,非是運氣好或善於此道的多年高手,是投不出這樣的情況的。
出現這樣的情形,也使得吳小伯爺深為瞠目,從驚歎中收回神,將目光緊緊盯著前面的壺口,正準備抽出羽箭,做好動作,投出箭羽時,忽然聽聞:“時間到,時間到,小伯爺時間到了,比賽結束,我宣佈雙方戰和”。
原來是,線香已燃盡,在悠悠青煙中比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