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趕慢趕,他們終於來到了州城。因為有著縣學教授差人的指引,三人很明確地朝著城中的一處幾進大宅院行去。
三人在車內整理衣容,待車伕駐馬停好,由著朱夫子領頭投遞名帖。之後,三人很快就被放了進去,有一僕人前面領著,三人後面緊緊跟隨。
在七拐八繞後,便來到了一處廳堂。堂內上座一位儀容俊逸的中年人,身著錦服,在堂內安坐讀著書。此人便是蔡州通判顧況,出身官宦之家,更是二甲進士,現如今更是已經是州中副貳,一方大員了。
三人各自行完禮後,差人大哥將懷內提前準備好的書信遞上,便開了口,“拜見顧大人,小人是盧教授身邊差人,今日聽教授安排,領著學人拜見大人”。說完,便退在一邊。
“哦,我似乎是見過你,我記得你姓盧,似是與盧教授有親,是嗎?”,顧通判放下書卷,邊看信邊隨意的問著。
“是,是,大人好記憶”
“哪位是朱生,還請將試生的情況介紹一下”,顧況看完信,將信放在一邊,繼續問道。
“稟大人,試生姓李名中明,年十二,父早喪,由寡母撫養長大,求學九經,現已透過縣學錄試。因家中貧寒,母親積勞成疾,需要醫藥滋養,花費巨大,故而求薦府內伴讀”,朱夫子恭恭敬敬的仔細介紹道。
“好,煩勞朱生了,試生且上前來”,聽完介紹,顧況將身體也端正了幾分。畢竟,縣學生來做自己兒子的伴讀是綽綽有餘的。
李中明聽到話,便上前一步,再次行了一禮。
看到眼前挺立的少年,姿容上便很賞心悅目,顧況開口道:“具體內容等下,有管家與你商議,我這裡僅要求你謹言慎行,守口如瓶。好了,長榮帶他們下去尋顧約吧。”
行禮後,三人便下堂,跟著隨從來見顧府管家。顧管家得知來意後,在一番行禮客氣後,很清楚地便將顧府的意思講述了出來,“李生你雖是伴讀,可是府內也僅是要與你立一個約束的字據。還有你每月可休三日,滿三月才能出府休息。而且伴讀期間,你要守府內的規矩。但府內可以給你每月七貫的月俸,四季服飾府內也會給你準備……”
一番言語後,李中明感覺約束不大,當聽到月俸的數目時,更是相當滿意。總的來說,顧府的條件並不苛刻,相反還有點優渥。當最後聽到,要今日便要入府時,李中明還是接了句,“顧管家,文書我今日即可畫押簽印,但還有一事,還請見諒。能否允許小子後日正式入府伴讀。小子還需將家中母親安頓一二。”
顧管家略一思考,便點頭答應了,還表示會安排一駕馬車陪同他共同回去,以便攜帶隨身的物品,也能更快入府侍讀。
接下來便是約定文書,簽押文字,指印,一番功夫下,很快三份文書便完成了。李中明還請了朱夫子代為中人,三者見證,各執一份文書。
瞭解到李中明家中貧寒,還有母親需要湯藥侍奉時,顧管家還提前支付了第一個月的信封。在李中明再三感謝後,三人便退出了顧府。
來時是一輛馬車,回時卻多了一輛。朱夫子一路上不住感慨顧府待人周到,行事大氣。差人大哥也讚揚,李中明受顧府看重,日後定能成就大事,還拜託他以後還能夠記得他今日的苦勞。
同樣的路,來時心情沉重,未來如何不可知。可回時,心中不僅放鬆,家中的憂愁也要散了去。就連回去的馬車好像也快了許多。
一路上馬不停蹄,終於趕在天黑前,回到了大李村。在與差人大哥分別前,李中明送了他300錢作為今日的辛苦費。就連今天的車伕,也給多付了30錢的勞苦費。對於朱夫子,李中明則沒有多做什麼,只是說,明日還要再去拜訪,有事需要託付,將朱夫子送回到家,便急急忙忙往家中趕去。
坐上馬車回到家中,李中明將車伕顧三哥略一安置,便來拜見母親,將今日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給李母講述著。李母聽著事情,當要知道兒子就要入州府為人侍讀了,雖然不是賣身為人奴婢,可是想到剛剛考上的縣學生不能安心舉業,卻去侍奉他人,心中忽得一陣愁苦。
看著母親兩眼溼潤,飽含熱淚。李中明馬上就明白了母親的心中所想,還是安慰道:“母親,不要為我擔心,要為我高興。你想能夠進入通判之家,入府伴讀,是多麼罕有的機會。你想,兒子以後不用再為了飯食屋居發愁,這是多麼好的機會呀。還能每月得到七貫的薪俸,這又是多麼好的美差呀。總之,母親不要哭泣,要為我高興。”
“還有母親,我如今就要離家入州城,留下你一個人,我實在不放心。我打算將你託付於朱夫子一家照顧,我會每月將薪俸的五貫錢寄回來,交於朱夫子,作為照看你的費用。你看如何?”
“中明,我一人在家是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你不用為我費心。”
“母親,這不光是為了你,也是為了報答朱夫子這四年對我的辛苦培養和照顧。畢竟,朱夫子作為我的老師,一直對我照顧有加。就連伴讀的事,也是他為我上下奔走。我也要想辦法對其報答,以補償一二。”
聽著兒子的想法,李母又回想了這四年來,朱夫子對兒子的照顧和所費的心血,她是應該好好回報一下朱家,故而也就不再堅持,同意了李中明的做法。
看到母親同意了自己的做法,李中明連忙將顧三哥介紹給母親,述說顧府對自己的看重,以安母親的心。
知道有來客,還是顧府安排的隨人,陪同李中明回來的,李母心中又放下了幾分,還吩咐兒子要好好招待。
李中明聽從母親的話,今天特地煮了米飯,又向鄰家買了好多些肉禽,再耗費了好大的一番功夫,好好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請母親和顧三哥入座,李中明依舊不停地發散著話頭,一是吸引母親的注意力,不要再為自己的事憂心。二也是,馬上就要進入顧府了,希望能從顧三哥口中,瞭解到一些顧府的具體情形,以便日後能夠好好行事。
就這樣,在這農家小院中,沒有什麼繁文縟節,沒有什麼森嚴規矩,更沒有什麼高低貴賤。有的,僅僅是一個農家中的閒聊,談論中更多的是人生閱歷的請教,未測人生的期盼。
沒有觥籌交錯,但是在盤箸來回中,相互間的關係也從陌生,漸漸熟悉起來。或許是相互間的有意接觸,但也不乏,人性魅力的吸引。
一頓飯在你一言我一語中,也漸漸結束。李中明將顧三安置好地方休息,將母親也送回房間,便開始收拾杯盤碗箸。將一切清理乾淨,李中明開始歸置著明日要攜帶的書卷物品。
知道高門大戶規矩嚴明,所以李中明並沒有攜帶太多東西,僅僅是準備攜帶一些隨身的日常衣物和平時使用的紙筆。除此之外,還有自己抄寫的書典。
將一切準備就緒,天色早就黑了。李中明回到房中,回想著這幾日的經過,感覺人生無常的同時,也感到讀書的重要性。
如果不是自己考上了縣學生,今日能夠那麼順利過關嗎?李中明在這深思中漸漸睡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