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直播六零生存記> 第213章 實地考察(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3章 實地考察(一) (1 / 3)

“小蘇,把大寶放我背上,把背條給我。”

“噯。”

蘇漪幫助肖義背上大寶,拿了個大布袋,裝好灌滿熱水的軍用水壺、搪瓷缸、奶粉罐、不鏽鋼勺子、毛巾、衛生紙、幾張乾淨的尿片,還有幾個飯糰和燒餅,以及一大袋餅乾。

老爺子把小寶放她背上,蘇漪用背條將他纏緊。

“小蘇,東西都裝好了?要不還是把孩子放家裡,我帶他們……”老爺子很是捨不得孫子。

“大寶小寶兩小時看不到我,都要哭。要是一天見不著我,還不把嗓子哭啞。您帶了幾天孩子,也累了。今天就讓我和肖大哥帶,您去找七叔公他們下幾盤棋。”

“我聽說下午鎮上有人要來放抗日電影,您要是無聊,可以搬個凳子,弄些瓜子花生去看電影。”

肖義用麻繩把布袋綁上他騎的那輛問劉元清借的腳踏車,長腿一跨,坐上車催蘇漪:“小蘇,走了。今天我們要走兩個生產隊,路途不短,別磨蹭了。不然恐怕天黑了都沒法回家。”

“好嘞。”蘇漪坐上自己綁了柔軟碎布的座位,蹬著腳踏車,跟上肖義。

夫妻倆沐浴晨光,帶著兒子一起去大彎村第三和第四生產隊,做實地考察了。

三隊和四隊地勢比劉坪高,平均海拔一千多米,山路較多,兩人先去了更遠一些的四隊。

因為帶著孩子,清晨的風還有些冷,哪怕大寶小寶從頭到腳被裹得嚴嚴實實,蘇漪和肖義也怕把他們吹出病,騎得比較慢,下坡都捏著手剎,控制著車速。

大寶和小寶非常喜歡出門溜達。隨著腳踏車的行進,他們在粑粑麻麻背上一抖一抖的,像坐搖搖車,兩人可開心了。

一路上,兄弟倆都在唧唧喳喳,不斷說著大人聽不懂的嬰兒語。有時看到頭頂飛過成群的山雀,還激動地哇哇叫,在粑粑麻麻背上扭來扭去。

“……昨晚我去找元清問路,拿地圖。他說三隊和四隊都在山上,人戶很分散,有的一家就佔了一個山頭。山裡的土地比較貧瘠,村民都是靠打獵為生。”

“三隊和四隊都沒有小學,隊上的孩子要上學,至少需要走二三十里路,到鄉上的小學。因為路途遙遠,山路不好走,一學期兩三塊錢的學費,也不是筆小數目,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出。”

“也有的想出,可是家裡孩子太多,出不起。能餵飽孩子肚子的,都算富戶了。這兩個生產隊至少八成的人不識字,連掃盲班都沒上過。民風……也不是很好。”前陣子還有十幾個青壯年攔路打劫給部隊送糧食和果蔬的劉元清。

蘇漪唏噓道:“大山裡兇猛的野物多,還有什麼毒蛇、毒蟲的,打獵很危險呀。他們的日子,怕是都不好過。公社和上面的領導,就沒想過把他們遷出大山,將他們集中安排到土地比較肥沃的山腳下生活?”

“桂花鎮的地勢,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可這為數不多的一分田裡,已經聚集了整個桂花鎮七成左右的人口。換言之,山下土地比較肥沃的地方,已經住滿了人,沒有多餘的空間安排他們。”

“而且那些山民世代住山上,已經習慣了山裡的生活,也不會種田,就算山裡的生活清貧又危險,他們也不願意遷下來。”

蘇漪的眉毛,皺得跟條彎曲扭動的毛毛蟲似的:“我覺得,要讓他們脫貧致富,還是把人遷下山,集中安排在一起比較好。”

“不會種田,就請有經驗的老農教他們。山腳下沒有肥沃的土地,貧瘠的也行,大不了國家出些力和錢,弄些化肥來,在地上鋪個兩三層。再弄個養殖場,多養些豬啊兔啊的,用家禽的排出物澆灌土地。”

“最多一兩年下來,哪怕是紅土地,也能把它給養肥了。”

蘇漪的話,讓肖義眼前一亮,“你這主意很不錯。辦養殖你有經驗,能請到經驗老道的養殖人員,也不愁家禽的來源。在這裡辦養殖場,養大的家禽宰了,一部分供給部隊,一部分供給鎮上和縣城的居民,能減輕士兵和城鎮居民吃肉的困難。上面一定會批准!”

肖義星眸熠熠生輝:“小蘇,你這腦袋瓜真靈!回頭我讓老範給你找兩份模本,你照著格式寫份企劃書,交給郝處長,相信上面很快就能審批下來。憑著這份企劃書,等你下鄉,還能混個村官當。”

蘇漪腦子飛快轉動:“聽秋嬸說,三隊和四隊中間有個面積不小的天然淡水湖,湖泊周圍都是海拔不超過五百米的小丘陵。到時我們可以請部隊出馬,弄點炸藥,弄平兩三個丘陵,造一塊寬闊的平地出來。湖裡還能養魚養藕呢。”

肖義捏住剎車,停下來,抓頭看蘇漪,目光含著三分欽佩、三分驕傲和三分愛慕:“媳婦,原來你這麼深藏不露。真是叫我刮目相看。”

小蘇平時呆呆的,一到關鍵時刻,想出的點子總是叫人耳目一新,擊節歎賞。

蘇漪耳朵發熱,“這也不完全是我想的。我之前從書上看過類似的例子……”

直播間觀眾噓她:切,明明是我們集思廣益,給你提供的創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