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年,肖家和董家人把大篇幅報導蘇漪的報紙,和市委領導親自頒發給她的錦旗,隨身攜帶,逢人就吹噓蘇漪的“光榮事蹟”。
連最是內斂淡然的董成斌,也親自帶著蘇漪和肖義拜訪他的老戰友和老朋友,特地跟人介紹蘇漪和肖義。
重點和人說他們怎麼怎麼為社會和人民服務,取得了哪些成就,都被領導點名表揚,還上了報紙。
說到最後,董成斌必然會帶上這麼一句總結:咱家小蘇和阿義雖然年紀不大,可這本事是真不小,給社會、給人民辦了不少實事兒,幫助了許多人和家庭。不是我吹,現在的年輕人,能比得上他們的,可不多。
每當董成斌說到這裡,蘇漪和肖義就臉紅得很,想找地洞鑽,他們只不過做了應該做的事兒,哪裡當得起這樣的稱讚!
叫蘇漪他們驚訝的是,董成斌那樣王婆賣瓜式的話,不僅沒有引發別人的惡感,叫人諷刺說酸話,竟神奇地獲得了眾人的一致贊同。
大家聽完,總會圍著蘇漪和肖義追問,非讓他們一遍遍地講自己怎麼創業(破案)的。等他們說完,還會非常熱忱和真誠地表揚他們,說什麼要是自家孩子有他們一半能幹,自己做夢都能笑醒咯。
到這時,蘇漪和肖義就會極度尷尬,除了微笑,也不知道說什麼。有時甚至連微笑都沒法維持。
因為他們真沒有長輩們說的那麼好。
而且,他們做那些事,也不是為了叫人誇的。
蘇漪和肖義被董成斌帶出去溜了兩天,實在受不住他和其他長輩的誇讚。
初三那天,徵得老爺子和董成斌兩口子的同意,由蘇漪開車,載著肖義叔侄、董家三兄妹和一些年禮,直接去劉坪玩兒了。
之所以去劉坪,一是去劉家拜年,二是想和小方、小鄭軍官商量一下,他們倆何時同娟子和春花扯證擺酒,三嘛,初五村裡安排了青壯年和部隊的一些士兵進山打獵,蘇漪想跟著進山。
肖義不放心她,堅持要一起去。
董家三兄妹偶然聽到他們的談話,鬧著要跟去長見識。
城城則是覺得省城無聊,不想被大人們揪臉、摸頭、舉高高。他已經長大,都是讀三年級的小男子漢啦,怎麼可以被大人當小娃娃對待!
再說,城城也很想念劉坪的那些大小夥伴,之前他還聽人說,冬天小夥伴們會在家燒炭爐子,把紅薯、土豆和板栗丟進去燒,好玩又好吃。而且,他們還會堆雪人,打雪戰,網麻雀,烤魚烤小鳥……
總之,好玩的事兒可多了去!絕對比城裡好玩一百倍!
臨行前,董成斌找人給蘇漪裝了幾大桶柴油,免得他們開到半路沒油,那可就好玩兒了。
老爺子本來也想去的,可他還沒有和人炫耀夠自己優異的兒媳、兒子,便留了下來。
……
“小蘇,你自己開車來的?!”劉元清和劉建軍看到蘇漪從駕駛座上跳下,懷疑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
“嗯。”蘇漪從肖義懷裡接過城城,放地上,讓他和董家三兄妹一起去後面卸貨。
劉建軍看到又長高了一截的城城,彎腰想抱他。
城城婉拒了,理由是他是大孩子,不能再被大人抱,不然,會被人笑。
劉建軍叫城城逗笑。劉元清和蘇漪在說話:“小蘇,鄭同志和方同志昨天到我家住下了,他們本也想來接你們,可是他們不小心得了風寒,有點發燒,我讓他們在家休息,免得坐拖拉機吹了風,加重病情。”
“喔。讓七叔公給他們開藥沒?”
“開了。”劉建軍看肖義他們跑了一趟又一趟,跺跺腳:“咋還帶了這麼多東西來!你們人來就好啦。”
乖乖,這麼多東西,要多少錢啊?
一直跑了七八趟,搬完東西,肖義把董家三兄妹帶到劉建軍和劉元清面前,給雙方介紹彼此。
隨後,一群人爬上拖拉機,迎著寒風,開往劉家大房的院子。大丫、娟子四個,還有鄭輝、方大軍都在這裡。
眾人見面,一陣寒暄。蘇漪他們來,吃晚飯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