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漪臉色僵了僵,“這事兒說來話長,以後再告訴你。城城昨天受了點驚嚇,一會兒麻煩你哄哄他。要不你留下,吃了晚飯,我讓肖大哥送你回去?”
“不了。我去和城城說說話就走。我媽他們還等我回去吃飯呢。”齊巧巧和蘇漪一起進了老爺子的屋。
屋裡,城城和老爺子坐在床上,老爺子眯眼笑聽孫兒給他講故事,臉色和心情都開朗不少。老徐坐床邊,也聽得入了迷。時不時問城城一些問題,一個勁誇他聰明,講得好。小傢伙緩過勁兒來,變得活潑神氣了。
齊巧巧見城城不像驚嚇過度的樣子,問候過老爺子,同老徐寒暄兩句,又和小傢伙說了幾句話,便騎車回家了。
蘇漪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飯,她蒸了一蒸籠蔥花捲和玉米卷,花捲個頭有成人拳頭那麼大,捲成半綻放的玫瑰花形狀。
蔥花捲的主原料是精細白麵粉,雪白的花捲上零星點綴著鮮綠而細碎的小蔥段。揉麵時,蘇漪還將一點肉沫、花生油和些許五香粉與麵糰融合在一起,使得蒸好的蔥花捲吃起來口感微鹹,有一點點麻。肉香、蔥香、五香粉和麵粉的香味完美地糅合在一起,組成一股叫人聞了食指大動、涎水分泌過快的味道。真嚐到一口熱乎乎、香軟可口的蔥花捲,叫人恨不得連舌頭一起往下吃了。
而玉米卷的原料主要是細玉米粉,加了一點精細白麵粉和發酵粉。蘇漪將兩顆冰糖融化在熱水裡,等水變涼才倒在粉堆裡揉搓,揉好麵糰做花捲前,蘇漪將分好的小麵糰壓平,往上面加入些許鹽,用筷子蘸了點花生油在麵皮上抹了抹,然後將之弄成形狀可愛的花捲,放入蒸籠蒸,不一會兒,便蒸出幾個黃澄澄、軟乎乎、麵皮瑩亮的玉米卷。
城城和老爺子比較喜歡吃微甜的玉米卷,蘇漪和肖義則更偏好鹹香口味的蔥花捲,他們的食量大些,所以蘇漪的蔥花捲做得多些,做了十多個,玉米卷只蒸了五個。
蒸籠下面是蘇漪熬的大米粥,粥裡除了大米,還有碎花生粒、紅棗、枸杞,養氣補血的,不管老小,吃了都好。
花生是去副食品店買的,紅棗和枸杞是蘇漪麻煩龔醫生幫忙開的,醫院給蘇漪稱了半斤枸杞、三斤紅棗,蘇漪回家後從自己的打賞後臺裡多放了些紅棗和枸杞出來,同醫院開的混一起,反正經手人是她,多一點別人也不知道。
肖家老少三個爺們在生活上都比較粗心,廚房的事兒老爺子和城城是一概不管,肖義只是偶爾有空在蘇漪的指導下下一兩次廚。最近他忙著工作,怕是連家裡的米缸換了位置都不知道。
家裡的大米、小米、精細白麵粉等,蘇漪私底下從空間裡偷放了不少出來,不然照著他們這種一月裡有二十天吃細糧、偶爾吃粗糧的吃法,戶口本供應的那點細糧根本不夠吃。
或許肖義和老爺子有所察覺,他們還以為是蘇漪偷偷去黑市買的細糧,兩人想的是反正家裡有錢,蘇漪也只買一點來自家人吃,也不算投機倒把,便裝作不知道。而且,最大受益者是他們,吃都吃了,也沒立場說什麼。
每年國家都會在各地打擊黑市交易,禁止私下買賣。可是礙不住人們有需求,還有黑市交易利潤奇高,有些東西是根本禁不住的。
只是每次公安和派出所民兵大規模查封黑市,抓一部分販子勞改後,黑市的交易會平緩下來,交易地點也會隨之轉移到更隱秘的地方,並且會很頻繁地換交易場所。
肖義早知道蘇漪不安分,之前沒斷腿前經常出入黑市,但他以為蘇漪是小打小鬧,多半也是換、買一些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加上答應了她要尊重她的隱私,不干涉她的事兒,便沒刻意去查,基本上放任她。
好在蘇漪確實有分寸,暫時沒有辜負肖義的期望,她鬼精鬼精的,哪怕沒有肖義提醒,也沒有在黑市被人抓到過。
再說蘇漪做好早飯,肖義、老爺子和城城都起來穿戴洗漱好了,一家人點著煤油燈,在堂屋吃了頓美美的早餐。
他們將將吃完,小鄒公安就開著綠色大皮卡停在了清水巷外面的大街邊上,他也沒等幾分鐘,蘇漪和老爺子就拎著兩個包裹出來了。
城城坐在肖義腳踏車後座的粗製“兒童椅”上,一手握著一個熱乎乎的玉米卷,這是他要帶去託兒所,給齊老師和濤濤幾個小夥伴分吃的。
肖義只叮囑小鄒公安開車小心,讓蘇漪有什麼事不好解決,就打電話到辦公室找他,隨後載著戀戀不捨的城城去託兒所了。
蘇漪估摸著小鄒公安沒吃早飯,給他帶了三個蔥花捲,油紙包的一小包下飯的酸菜,和一搪瓷缸稀飯,讓他吃了早飯再開車上路。
小鄒公安也沒客氣,接過東西就開吃。本來他還打算一會兒開車進縣城休息時,隨便買點什麼吃呢。既然有現成的好吃的,當然不能錯過。
之前在肖家吃的那頓飯,叫整個刑警隊辦公室的人都一直念念不忘。現在偶爾蘇漪給肖義送飯去,他們都會厚臉皮巴著吃一點菜解饞。
辦公室的人都慫恿肖義想辦法給蘇漪跑一個鋪面下來,讓她技術入股,和國家合作,經營一家國營飯店,就開在他們公安局、市委、和師範大學交匯處的百貨商店旁邊,肯定客似雲來,生意爆好。
小鄒公安迅速吃完早飯,打了個嗝兒,一邊開車,一邊和蘇漪說他們支援她開飯店的計劃,“嫂子,我們連飯店的位置都幫你物色好了,就是我剛說的市中心百貨商店旁邊那個鋪面。那兒以前是家高階成衣店,面積不小,樓上樓下加起來接近三百平方,開飯店正合適。”
蘇漪有些心動,她沒說話,小鄒公安繼續道:“那家店位置很好,生意挺不錯的,只是老闆的兒子早年去了香江發展,如今在那邊站穩了腳跟,要接他和老伴過去團聚。”
“老兩口想去香江抱孫子,這才忍痛讓店。盯著那個鋪面的人不少,我們隊長和市委工商處處長交情不錯,只要他出面說項,嫂子你出技術,國家出資金,完全可以搞家國營飯店。咱們只賣早餐和午餐,也沒那麼累,而且憑那兒的好位置和嫂子你的好手藝,絕對賺錢!這可比你上班掙那點工資划算多了!”
一直沒出聲,閉目假寐的老爺子,這時開口了:“我覺得這法子可行。不過這事兒急不得,先等小蘇和阿義辦完婚事再說。”
蘇漪有些遲疑:“可是我出去開飯店了,誰照顧您和城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