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液S1搶走的並不是十多二十萬中低端車,而是五十萬以上的豪車市場。
綠液S1高達七萬輛的銷售,犧牲的是BBA等豪華車型的銷售。
在綠液S1產量能夠跟上的情況下,不少原本購買BBA的車主,覺得BBA一點都不香了,他們選擇了綠液。
因此上個月,賓士、寶馬以及奧迪交出了讓人十分尷尬的答卷。
夏國市場,賓士除了C系列以外,E系列和S系列下滑非常嚴重,上個月的銷量還不足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唯一還能夠保持增長的是城市SUV系列。
這倒不是賓士的城市SUV系列做得有多好,而是綠液系列車型沒有SUV。
寶馬的情況一樣不容樂觀,走量車型3系銷量腰斬,5系銷量不足三位數。
5系單月銷量不足三位數,這是5系在夏國銷售歷史上的第一次。
奧迪更不用說了,口碑和品質都沒有賓士寶馬強,6L車型銷售數量也不足三位數。
當這些資料送到歐洲BBA各總部時,總部的高層們兼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還以為是夏國地區統計出錯了。
在反覆核實,反覆確定資料的真實性之後。
大家真的慌了!
BBA最靠譜的全球市場就是夏國,夏國的銷量要是沒有了,全球的市場就算完蛋了。
奔弛最先作出決定,撤換了夏國區總部的負責人,讓總公司的副總去夏國緊急救火。
但是奔弛不知道,換不換人都無法改變傳統豪車銷售的陌路。
路透社評論道:“BBA在夏國市場的銷量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程度的下滑,奔弛已經更換夏國市場的掌門人,但是這次BBA銷量同時下滑,無關經濟,無關人員,關係到的是技術革新。”
路透社說道:“如果夏國的報道屬實,起源集團綠液S1採用的新能源模式屬實,那麼BBA在夏國市場的不斷下滑已成定局。現在BBA等西方車企應該防範的是綠液S1反噬歐洲市場,全球的科技公司應該防範起源集團在全球更大的市場和行業形成壟斷。”
路透社對西方而言是良心媒體,它的評論一針見血。
事實已經擺在了西方人的面前,大家沒有理由再懷疑起源集團取得成績的真實性。
一家可怕的夏國企業正在崛起,他的市值雖然還沒有平果等西方科技公司高,但是它的潛力已經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這種潛力預示著夏國國內科技配套產業的崛起,意味著夏國國力的崛起,這種潛力已經到了西方科技企業必須盯防的時候了。
西方科技公司喜歡的是聯祥一類的代工或者是加工、包裝企業,絕對不喜歡華威、大疆、起源集團這樣的創新企業。
而起源集團的進攻能力目前遠遠大於華威。
路透社的報道得到了西方各大媒體廣泛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