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首富從黑科技開始> 第94章 西方的話語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4章 西方的話語權 (1 / 2)

一流的學術期刊在學術界有重要的影響因子,盈利方式依靠走量的雜誌訂閱和各大學術科研資金的支援。

三流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是不會有的,權威性的論文也不會有的,只有依靠發表學術價值不高的論文,恰作者的爛錢為生。

《生物科學和醫療技術》過去十多年都在恰這種爛錢。

不過存在即合理,《生物科學和醫療技術》雖然很爛,但也幫助了不少需要評職稱、拿畢業證的同學,讓他們合法合規但是寫不出深度論文的情況下,也能夠實現自己的小目標。

不過,這幾天《生物科學和醫療技術》換了一種活法。

不少高校、醫院、研究機構紛紛購買《生物科學和醫療技術》,雖然只是訂購了起源科技發表論文的那一期,但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在學術界,《生物科學和醫療技術》(以下簡稱《生醫》)被稱為慧眼識珠!

在西方的《自然》《細胞》以及國內的《生物科學》等重磅學術週刊都拒絕起源科技的論文時,《生醫》居然發表了,這不是慧眼識珠是什麼?

主編張峰逢人便說自己當初怎麼發現起源科技的論文,怎麼拍案叫絕,決定論文發表的。

實際情況是張峰知道共生蛋白治療呼吸疾病火了之後,才知道特麼的這篇論文居然是在自己這裡發表的。

和張峰的嘚瑟不同。

《生物科學》雜誌總部則找了論文稽核專家(不少是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員),重新審視為什麼沒有刊登這篇論文。

最後,專家們一致得出結論。如果把時間重撥回去,這篇論文依舊稽核不過,原因還是太超前了,猶如無根之萍。

專家們討論道:

“現在討論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華熙和起源科技臨床實驗成功了。”

“我其實很想去蓉城看看那些經過治療後康復的患者,用共生綠葉蛋白代替肺部進行呼吸,聞所未聞想都不敢想。”

會談大家是這樣說的。

其實《生物科學》內心十分遺憾,如果當初思維在活躍一點,發表了起源科技的論文,或許會奠定《生物科學》國內學術期刊一哥的地位。

《生物科學》一位專家這樣評價道:“既然臨床證明了論文的真實性,這篇論文在醫學和生物界是肯定具有歷史地位的,很遺憾我們錯過了這個機會。”

也有專家說道:“我已經向華熙醫院聯絡了,下週我會全程參與共生蛋白對患者治療,也是要看看當初我們稽核論文時疑惑的那些環節到底是怎麼實現的。”

夏國生物醫學界在積極研究起源科技的共生光合葉綠蛋白取代肺部為身體輸送氧氣的論文和相關實驗,這件事也引起了歐洲和米國媒體的關注。

駐紮在蓉城的《紐約時報》、BBC等多家西方媒體就報道了該訊息,並且將其稱之為“不可能”的實驗,以此向西方學術界求證。

西方的醫學和生物學術界原本並不在意起源科技的實驗,但是在媒體的追問下也一直在關注華熙醫院和科技的動向。

如果起源科技的臨床治療真的成功了,那肯定會改變人類生物醫學的歷史,西方學術懷疑起源科技學術造假。

畢竟共生蛋白技術聞所未聞,高階醫學技術不怎麼樣的夏國人怎麼解決了人類醫學史上的難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