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猴人手裡的那面銅鑼,是一大看點。
那面銅鑼,又叫“報君知”,猶如指揮棒。
耍猴人的銅鑼一響,猴子登場,先表演翻跟頭、拿大頂等幾套動作,然後在鑼聲輕、重、急、緩提示下,開始做“規定動作”。
一般耍猴人還有一套唱詞,多是自編的。
雖然有時候破喉嚨啞嗓,但猴子能心領神會。
猴子翻完跟頭,耍猴人開唱:“開啟櫃子調開了箱,裝一個三關的楊六郎。”
猴子聞聲就跑到箱裡,拿一頂盔帽戴上。接著,按鑼聲提示,一會兒戴包公面具,一會兒戴關公面具,動作配合得天衣無縫,叫人忍俊不禁。
而猴子的這些本領,不是與生俱來,是需要“馴”和“訓”的。
古往今來,民間馴猴,大有學問。
就說挑選猴子吧,比現在招聘人才還嚴格,為了優中選優,讓聰明猴子脫穎而出,常常絞盡腦汁。
有經驗的馴猴人,給“海選”入圍的每個猴子的頭上扣上一隻碗,在院子裡罰站,哪個猴子要是把碗拿下來,馴猴人就用鞭子抽。往往,馴猴人剛轉身,就有猴子把碗摘下來,這時候,馴猴人就會用鞭子抽它,直到它把碗再扣到自己的頭上。
做完了這一切,馴猴人就鑽到屋子裡偷偷往外瞧。
這樣,反反覆覆多遍以後,那些老老實實戴著碗不敢亂動的猴子,一個也不要。
而那些左顧右盼、偷偷把碗摘下來的,正是所需要的。
所以,留下來的,都是調皮的猴子。
調皮的猴子得馴,主人用一面銅鑼和一把鞭子馴猴,如果猴子耍脾氣,主人就打它,打得它鼻青臉腫、遍體鱗傷、上躥下跳、嗷嗷直叫,直至再不敢犯倔。
然後,開始調教,調教猴子恩威並施,既要小恩小惠、用食物誘導,還要伴以懲罰措施,懲戒它的越軌與不良行為。
彪叔聽到這裡,哈哈大笑起來:“你的意思是,姜子牙是耍猴的?那些奇能異士的畸形是猴子?”
我說不僅僅是這樣!
相傳無論雷震子還是哪吒等人,都十分害怕姜子牙手中的打神鞭。
其實恐怕並不是打神鞭的威力多麼巨大。
而是因為姜子牙的打神鞭,極有可能就是耍猴人手裡的鞭子和銅鑼!”
彪叔聽到這裡,竟然呆在原地不動了,過了好大一會才反應過來,然後對我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其實彪叔也知道,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神人。
再神的人,也是一個普通人。
只不過,是被自己或者後人所神話包裝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