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柔然來犯
一直到了正月十四,上元佳節前一日,兵部尚書抱恙,由邊關急送進京的緊急軍情便由兵部侍郎雲郎之呈交內閣,再急入清寧殿面聖。
距離北境戰事才過去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柔然舉兵來犯。
南境駐軍守將秦況華正是六年前武舉徐冽被抹去狀元名後遞補上來的武狀元,短短六年時間,累功至如今官職地位,也是個上馬能戰,熟諳兵法之人。
奏摺中言明,因北境戰事尚未了結,北地周邊各州府調兵抽糧支援,朝中也派遣良將往赴北境支援軍中,柔然此時用兵,只恐怕事先早已與北國勾搭成奸,才有此合圍起兵之勢。
眼下大齊兵力非是鼎盛之期,各地駐軍多年不經戰事,雖也勤加操練,可齊人畢竟不是馬背上的民族,與北國和柔然比起來自相差甚遠。
況且柔然犯境,朝中還需急派良將往赴軍中。
何止這個年過不好,上元佳節也不要過了。
朝中本該到正月十八才復朝,可十四這一日朝廷緊急開朝。
自大齊建國以來,急開朝會,傳召各臣工急入太極殿議事,掰著指頭算,這也不過第三次而已。
兵部尚書高良騫甚至帶病上朝,可見此戰一起,朝中告急。
秦況華駐守南境,這些年來軍中一切打理的都好,軍餉糧草從無短缺,軍中賦閒無戰時,他在駐軍之地開了好大一片荒地用以種糧,他如今是無妻無兒,早年又喪父喪母,真正的孑然一身,是以他每年所得俸祿以及朝廷派下的賞賜,除去日常開銷所用留下之外,其餘的都拿來分給軍中將士。
聽說朝廷撥給他的將軍府,他也沒怎麼回去住過,每天吃住都在軍中。
所以南境軍中將士對他是十分的信服,軍心齊,士氣更高漲。
然而即便如此,軍中卻前鋒良將,仍是一大患。
雲郎之為人雖奸猾,但于軍情事上還是不敢懈怠的:“先前北境戰事,朝中已派十二名能戰之將往赴北境,現而今過去不到半個月,若再要派人支援南境……”
難,太難了。
昭寧帝面色鐵青:“兵部可有什麼好的辦法?”
雲郎之一咬牙,回頭去看了高良騫一眼,見他眼神示意,才把心一橫,御前回道:“柔然無論國力還是兵力都遠超北國,臣以為不妨先給高將軍去旨,命他速戰速決,儘快解決北境戰事,而後派遣諸將再赴南境軍中。
自北境班師,修整一日,便可往南境去支援。”
昭寧帝果然臉色還是陰沉的。
高良騫才又上前半步:“這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法子,柔然起兵,一定以快打快,若真是與北國勾結來戰,恐怕北境戰事也沒那麼快能結束。
然則眼下朝中再能調遣的將領……臣與雲侍郎合計過,至多不過三人,即便都派到南境軍中,也未必能幫到秦將軍多少。
如今只能靠南境駐軍硬撐,不過好在柔然國力雖強,秦將軍卻也是用兵能將,南境軍又一向號稱能戰之師,鏖戰苦撐,也只能如此了。”
沈殿臣拱手抱拳站出列來:“臣請皇上再開武舉恩科,為朝中選拔人才。”
其實前兩年的時候,他也跟昭寧帝提過這事兒。
但昭寧帝全都沒理會。
大齊國力一年不如一年,他們心裡都清楚,今上也不是什麼曠世明君,如果一定要說好,也無非是不加賦,不徵丁,不大興土木而已,百姓倒是安居樂業,可大齊國力……他就是在吃老本罷了。
這一年以來,朝中多事,柔然此時與北境勾結,簡直是雪上加霜。
沈殿臣私心以為,朝中是有問題的,但這話不能在太極殿上說。
“兵部所言,全都照準,不必再交內閣複議,直接給羅高白去旨,命他速戰速決,再從各州府調精兵去援,至於此戰時日——”昭寧帝略一頓,眼風掃過殿下諸臣。
高良騫因病咳了一聲,中氣也不是特別足,把昭寧帝后話接過來:“一月為期,務必退北國軍主力,其餘殘部留後再議,如此也可班師回朝,再去援南境。”
昭寧帝一合謀。
此乃兵家大忌。
但戰火四起,朝中缺將,他若再年輕十歲,御駕親征也無不可,但如今……
“準了。”
他睜開眼,視線正定格在沈殿臣身上:“武舉恩科之事,也交兵部去擬出個章程來吧。
而今軍情緊急,朝局不問,眾愛卿的朝假,就到此為止吧。